也不是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結仇倒是肯定不至於的。
姜氏動了心,第二天就出門打聽去了,還囑咐孫氏盯著孫子讀書,勢必要倒背如流才行。
章元敬背三字經差點沒背的頭暈眼花,心中卻知道光是會背書可不夠,他們青州縣文風不旺,所以顯得能背書也挺了不起,但那位李老爺子是在京都待過的人,那地方別說是三歲了,許多人家的孩子能說話的時候就得讀書了。
他得拿出一樣讓李老爺子眼前一亮,破格收下他的東西來。
章元敬花了兩輩子的力氣琢磨著,倒是真讓他想出幾首詩來,只是他不敢也不願意借用古人的詩詞,自己做出來的就差了幾分那個意思。
一直到大半個月後,姜氏才打聽到了那位李老爺子的行蹤,第二日一大早就跟李嬸帶著乖孫,在孫氏擔憂的眼神中出門了。
一邊走姜氏還說道:“讀書人的想法就跟咱老百姓不同,這時候還冷著呢,河邊有啥好看的,不就是幾顆柳樹嗎,連花兒都還沒開。”
李嬸抱著章元敬,也在旁邊湊趣說道:“可不是嗎,每年春天青州河邊就許多人,也不知道瞎看個什麼,有那個閒工夫還不如回家多讀幾本書呢。”
姜氏又笑道:“不過也幸虧李老爺子喜歡,不然咱們還抓不住機會。”
到了河邊,姜氏又有些抓瞎,實在是這河有點長,她也不確定能不能真遇到。
章元敬倒是鎮定許多,還說道:“奶奶,你跟李嬸就在這邊挖野菜吧,要是遇不到李老先生的話,咱們中午也能多一道菜。”
姜氏一聽就笑了,颳了刮他的鼻尖兒說道:“小機靈鬼,成,不然乾站著也惹眼。”
這時候河邊滿是野菜,縣城裡頭也常有人過來挖野菜的,她們一邊挖野菜一邊等人,既不惹眼,到時候也能加一道菜,確實是不錯的主意。
章元敬還想蹲下來幫忙,姜氏卻怕他弄髒了衣服不好看,讓他就在旁邊看著,或者幫她們提著籃子就成。
姜氏和李嬸動作都十分利索,刷刷刷一會兒就挖了一籃子,也幸虧她們早有準備,不然的話還沒有東西裝著回去,別說,野菜挺嫩,姜氏挖的也挺開心。
正當姜氏挖的不亦悅乎,幾乎要忘記來這裡的真實目的的時候,河邊忽然來了一群人,為首的是個兩鬢斑白的老爺子,雖然年紀大了,腰桿子卻挺得比年輕人還直。
他身邊跟著幾個書生模樣的人,言語之間不難看出對老爺子多有奉承,只是老爺子一直臉色淡淡的,對他們並不多加關注。
章元敬心中一凜,來了,事情成敗與否就看這一遭了。就算是他也忍不住緊張的有些手心發汗,下意識的就站的更加筆挺了。
姜氏更是下意識的放下了野菜,扯著嗓子說了一句:“平安啊,奶奶覺得挖野菜無趣了一些,要不你給奶奶背個詩打發打發時間。”
這話一出,在場的也都是人精兒,那邊有個書生忍不住嗤笑了一聲,似乎十分不屑。
章元敬抿了抿嘴角,深吸了口氣唸了起來,但他念的並不是三字經,而是自己費盡腦經才寫出來的打油詩:
“青江綠波高,
細葉如絲絛,
何人妝楊柳,
春風似剪刀。”
話音剛落,那頭李老先生倒是咦了一聲,抬頭朝著這邊看來。
24。拜師
李老先生聽見這詩倒是有些驚訝; 朝著章元敬的方向看去; 這一看又是一驚。
章元敬長得好是鄉鄰們公認的,就是見不得別人好的王氏; 私底下也曾看著看子感嘆過; 要是兒子能有隔壁的小崽子那麼會長,專挑著爹孃的好處長就好了。
不過長得好看的孩子李老先生也見多了; 即使穿著藍色緞子鑲了紅邊的衣服,章元敬顯得格外的粉雕玉琢,他也不會這般驚訝。
讓他吃驚的是這個孩子的眼睛,那雙微微挑起的丹鳳眼裡頭一片清明; 不是孩童那種純真無知懵懂; 卻像是大人似的通透,再有他挺直的脊背,帶著一股子天然的風骨。
說一個孩子有風骨實在是奇怪,但李老爺子就是這麼覺得的,這孩子若不是被人特意教過; 那便是天生早慧; 是個讀書的苗子。
這麼猜測著; 李老爺子便有些見獵心喜; 往這邊走了幾步,笑著開口問道:“小娃娃; 剛才你背的詩是何人所寫的?”
姜氏一聽就有些緊張起來; 她好歹也是聽過三字經的; 雖然不能完全記住; 但也知道三字經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