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奏摺就直接飛了進來。
“鎮國農詩!《憫農》,獲得了神農氏的神農之心,金色穀粒?這蘇林……朕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放下聖力奏摺,孫建實嘆了一聲,又忍不住背誦起了蘇林剛寫的《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確是好詩!農人的辛苦,百姓的艱辛,這就是朕治下的吳國麼?”
端坐在龍椅上,孫建實愁思了良久之後,一邊看著蘇林的《憫農》,智海當中的國運之力瘋狂的湧動起來,是在結合這鎮國詩詞,計算著治國的良策。
“農為本,民為本!原來一直以來,朕做的並不對。”
吐出一口抑鬱之氣,國君孫建實從龍椅上站了起來,然後提筆,甩出一道國運之氣,化作金頁聖旨,揮舞著龍骨鳳尾筆,點在聖旨之上,起始一頓,但是緊接下來,卻思如泉湧,筆走龍蛇,將一篇洋洋灑灑數百字的《分田令》一氣呵成。
“王道天下,惠及萬民。國之根本,在農在民。今農寡田,豈能安業?童生蘇林,痛作《憫農》。朕以為是,特此分田……”
國君孫建實以蘇林的《憫農》作為鎮國之策的理論依據,以農為本,劃吳國的千萬畝農田,分產到戶,讓耕者有其田。同時,責令各府的司農監,定時定點安排農家儒士官員為農民的田地無償施展聖力法術……
種種措施躍然於紙上。農民只需要繳納很少一部分的農稅,便可以安心的種植。不過需要將糧食優先賣給國家便是。
“來人,傳召六部尚書大臣……朕有重要國策……”
《分田令》寫好了。便要頒佈下去,國君孫建實招來六部尚書商議了一番,雖然這樣的分田令會讓國家的收入銳減超過三成,同時也觸及到一些大地主鄉紳的利益,不過在力排眾議之後,孫建實還是打算頒佈施行。
“三成收入固然可惜!但是民心更難得,若是此策能夠如朕所料,至少能漲一成的國運。同時,能夠為我吳國帶來連年的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