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1部分

,但講無妨!”

那老人聞言深深地望著御榻上的張啟,看他雖然只是身穿便袍,卻坐在垂下帷幔的御座上,氣質懾人,望著的霸氣流露在舉手投足地不經意之間,加上剛在那禁衛地話和蒙恬的承諾,便知果然是天子,不禁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行了大禮。

這才解下腰間的腰帶,雙手捧過頭頂,向蒙恬道:“裡面的東西乃是我家將軍生前所託,要老奴親手交給蒙恬將軍。”

蒙恬詫異地望著老人,訝然道:“你究竟是什麼人,你家將軍又是何人?”

那老人抬眼望著蒙恬失神地道:“小人名叫陳善,乃是大梁陳餘將軍的三代世僕,將軍為張耳所讒,被漢王所殺,如今小人奉將軍遺命將此物交給將軍,將軍在天之靈總算可以瞑目了!”

蒙恬聞言心中又驚又疑,仔細打量著那條腰帶發覺不過是條極普通的腰帶,倒看不出什麼可疑之處,不覺冷笑道:“張耳同陳餘乃是刎頸至交,怎會讒言暗害?你若是膽敢欺瞞,我手中寶劍早已飢渴,正好拿你!”

陳善黯然地搖了搖頭,眼圈一紅,抹著眼淚道:“我家將軍被張耳派人誣衊,乃是含冤而死,如今將此物先給將軍,便是為了報此血海深仇,若是將軍不信,便儘管將陳善的人頭拿去,反正我陳善當日便該追隨將軍!”

蒙恬看他說的懇切,心中雖然懷疑,卻還是交給韓煥,由韓煥看過之後,取出小刀將針線拆開,這才發現裡面竟是一張畫在素帛上的地圖,不敢怠慢,急忙取出來,小心翼翼地攤開,發覺並無異狀之後這才恭敬地捧給張啟。

看著蒙恬和韓煥一臉緊張的樣子,張啟忍不住便想起了那個荊珂刺秦的故事,和那圖窮必現的成語,心中亦是暗自警覺起來,畢竟雙方現在還是敵對狀態,這個老人又出現的如此蹊蹺,雖然張耳和陳餘出現矛盾是歷史上的記載,但是如今歷史早已面目全非的情況下,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保持一定的警惕實在很必要。

正要伸手接過那副絹帛,只聽蒙恬小心地阻止道:“陛下,此物還是交給蒙恬先看看,萬一上面有毒,陛下也可及時發現。”

說畢,不容張啟反對,已經將那絹帛抓在了手中。

(如果章節有錯誤,請向我們報告)

第七章 漁翁之利

蒙恬小心地將絹帛抓在手中,看了一眼陳善,這才放在鼻子下面聞了聞,發覺並無異狀,才起身跪行道到張啟身前的小几上將素帛攤開。

張啟暗自嘆息一聲,急忙凝神望去,只見絹帛上竟然細細地繪滿了善無城內各處駐兵的詳細情況,竟連箭垛內計程車兵人數,和換值時間都寫的一清二楚。最引人矚目的還是圖中用顯眼地標示出了郡守府內的詳細情況。其實對於郡守府的位置等情況張啟手中便有一份二世元年修繕郡守府時的府內的平面圖。

只是考慮道劉邦可能已經對府內做了大規模的修改,這才對那原圖沒有采信。

這時看陳善手中地圖這才發覺,地圖上的郡守府比之先前擴大了一倍,基本上分為了兩層,外層乃是劉邦的兩千親衛駐守,將郡守府圍得水洩不通,而內層才是劉邦及家人的起居之處。

城內的防守也因郡守府位於整個善無城的北面而重心也相對北移,造成了西南相對弱一點的駐兵方式。

看著几上的地圖,張啟忍不住暗自感嘆,陳餘之死實在是上天送來的一份厚禮。想到劉邦貧賤時於這些才子豪傑稱兄道弟,一旦江山穩固便大開殺戒的卑鄙無情,著實是兔死狗烹,鳥盡弓藏,若非大秦被趙高所亂,豈能容這種小人猖狂?

看到張啟凝神觀察著地圖,神色激動,陳善便知陳餘大仇可報,不禁小心地抹了一把眼淚,恭恭敬敬地行過大禮,這才黯然道:“草民將此物獻給陛下,總算告慰了老爺的在天之靈。草民就此告退。”

蒙恬這時卻冷冷一笑,望著跪在地下的陳善,大有意味地道:“劉邦想必已經封死了善無城內的出入,你是如何出得來的呢?”

張啟聞言心中也是一驚,這麼大的漏洞自己竟然沒有察覺,看來自己的經驗果然不是蒙恬這樣的經驗豐富的將領。畢竟,對於古代戰爭自己的確不及這時代的將領那般熟悉。

陳善平靜地看了一眼攤在几上的那捲素帛,黯然低嘆道:“陳善乃是哀求張耳,請他看在與我家老爺當年的情分上,放我離開。回大梁老家照顧夫人,張耳雖然懷疑。但是陳善不過一個小小奴僕,老爺一死,只求回鄉避難並無可疑之處,小人才由張耳派人親自送出城外。”

說到這裡,不自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