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8部分

忙諫道:“不可!不可!郭威乃一介奸雄、又且驍勇善戰,其權術韜略、陰謀詭計、不在曹操司馬懿之下。 前者奉石重貴之命率師平河中三叛,主上曾派李金全領兵援李守貞,在沂州即被郭威堵截,若不是李將軍老成穩重,亦必中他誘敵之計。

後來郭威抗主命領兵入汴弒君,近日又弒劉贇,陷徐州,擄董氏,殺劉信,敗劉崇,所向披靡,算無遺策,戰無不勝,在軍隊中聲譽極高,朝野上下盡皆臣服,陛下試觀兩班文武,有誰能與之匹敵?再說這慕容彥超無才無智,一介莽夫,獨守袞州孤城,兵微將寡,如今計窮力竭來求,我若出兵相助,無異引火燒身……”

馬步軍指揮使燕敬權聽了,勃然大怒,出班奏道:“韓參軍何太長人家志氣、滅自己威風?如今遼、漢、周互相殘殺,中原大亂,正是我大唐志士發奮圖強、中流擊楫、恢復中原之秋,參軍所言、實乃井蛙之見。微臣願提一旅之師,趁此良機北伐中原,盪滌開封以迎陛下。”

李璟大喜、就命燕敬唐領兵五千、即日渡江先援慕容彥超,隨後再遣人馬繼續北上。

郭從義得知唐軍北上、連忙派快馬告知趙匡胤。趙匡胤得報,即令石守信領兵就在微山設伏,自己領大隊人馬繞道從後掩擊。

哪燕敬唐正興沖沖的領兵北上,剛到微山,冷不防石守信一彪人馬迎面殺來,便急命將士迎敵,展開一場混戰。正戰得難分難解之處,不料趙匡胤引著大軍從後面掩殺過來,唐軍突然遭到前後突襲、一時軍心大亂,被殺得七零八落、自己也束手被擒。

伏擊得勝、又俘獲主將、全軍上下歡天喜地。趙匡胤隨即派兵把燕敬唐押解回京報捷。

周帝大喜,即令鬆綁,更對燕敬唐道:“我大周立國伊始,與爾南唐本無過惡,慕容彥超乃我國逆臣、據城抗命,荼毒百姓,爾主竟出兵助逆,實為不智之舉。寡人為兩鄰和睦起見,如今放爾回去,轉告爾主,此後各安邊土,勿再妄動干戈了。”更賜以金帛衣物、放還歸國。

燕敬唐得免一死又獲釋迴歸,感激涕零,哪裡還敢說半個不字,連忙叩頭謝罪。周主又下旨趙匡胤,就把其它俘獲的輜重及官兵,一概遣還。唐主李璟日前興沖沖地送燕敬唐帶著一隊人馬去幫人家打仗、如今卻看著他垂頭喪氣帶著一群殘兵敗將回來,實在丟臉。廷臣紛紛指責馮延巳,李璟無奈,就把馮延巳罰俸半年。此後也不敢再議北伐之事了。

郭從義、趙匡胤隨引兵跟進,合圍夾擊袞州。慕容彥超恃著郭、趙二將不及自己兵多,便分兵對抗,一時之間,彼此相持不下。

接著,得知燕敬唐被俘得釋,已返金陵。慕容彥超知道求援無望,橫下一條心來,把附近州縣的鄉兵悉數集結,又命築城固壘,引泗水灌入城壕,以備死守。

周太祖見慕容彥超執意頑抗、隨令王峻把晉城回師之兵,悉數盡赴兗州,又令曹英,陳忠諸將分兵多路、配合郭、趙二將,成合圍之勢,步步進逼。

慕容彥超見周兵眾多,索性把人馬悉數退入城內,踞城死守。城外各路周兵雖然奮力攻打,無奈難以奏效。

太祖聞訊、未免焦躁,遂決計御駕親征,命範質同平章事、署理朝政。李谷權留守東京、兼署理開封府。鄭仁誨為樞密使、兼署大內都檢點。張永德、李重進點齊羽林人馬,即日下詔親征。

太祖仍以勸降為先,御駕未到、已先遣使傳書兗州、就說:“……將軍不忘故主、其行可嘉。但以周代漢、已成定局。天授人歸、無法逆轉。望將軍翻然易幟、舉城來歸,孤當不計前嫌、不吝旌節以待……”云云。

慕容彥超看了來書、根本不相信書中所云。破口罵道:“汝郭雀兒曾說‘千古以來有刺青之人做天子的麼’的話,如今為何又公然盤踞汴京、稱孤道寡?似這等小人口舌、反覆無常、天下之人、誰還相信你的鬼話?”更毀書逐使、繼續登城督戰。

太祖聽了、怒不可遏、下旨各路人馬排開陣勢、把個兗州鐵桶般的團團圍住、困了個水洩不通。更是御駕親臨城下督戰、不分晝夜攻打。以致大小將士人人用命,個個爭先。打至第三日黎明時分,東門城角被趙匡胤領著十兄弟一輪火箭猛攻、緊接著雲梯搶登、開啟了缺口,後續部隊潮水般跟進,在城內展開戰……

接著、四方的城門很快都被開啟了……

接著、守軍中的一千慕容彥超親兵親將死傷殆盡,其他將士紛紛棄械投降,……

慕容彥超見大勢已去,遂在*放起一把火來,全家老小一齊葬身火海,算是免了法場挨刀之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