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8部分

原因?那都是將惰兵驕所致。如今我朝為保國運昌隆,必需整肅軍容。為此,朕決定從即日起,各州各部將領,各各自行整肅部隊。殿前都指揮使趙匡胤則統管全部禁軍,進行整肅,務必對御前禁軍進行一次全面檢閱,去弱留強,並可到各州,府部隊挑選精悍:到民間挑選青壯勇士補入禁衛部隊,若民間有才藝出眾,又不甘埋沒的人,亦可詣闕自報,亦由都指揮使遴選錄用,務必令御林軍成為國家之冠軍,天下之雄師,庶幾可蕩平四海,保我大周之萬年基業矣。”

範質等諸大臣盡皆稱善,一時之間,在大周境內展開了一次軍務大整頓,上至皇家的御林軍,下至州縣的團練部隊,一體進行檢訓。各州府的節度使,團練使們都忙忙碌碌,對各自的軍隊進行了一番整訓。

趙匡胤領了皇上聖諭,先是領著眾弟兄把那幾萬御林軍進行了一次全面勘查,逐個篩選,去弱留強。凡是那些年長體衰的,久病羸弱的,一律於以淘汰。更又查出一千多個冒領皇糧的空缺名額。這些大都是朝廷官員的親屬子弟,在禁軍裡掛個名,領一份餉,上官巡視時穿上哪身衣服前來站隊應個卯,連列隊操練都不會的,有些甚至是死了多年還冊上有名,依舊領餉的……匡胤也都另編一冊,呈報皇上。

周帝聽了,嘆道:“這支宿衛隊伍士兵一直是歷朝相承,輾轉留下來的,帶兵者恐傷情面,一味的姑息遷就,致弄到如此地步,此次若非御弟親自整訓,朕如何得知?汝今儘管大膽行事,不用看顧著什麼人的情面,只管大刀闊斧把禁軍整編好了,朕就放心了。”

匡胤得到皇上親自口諭,立即召集眾家兄弟,把禁軍分成十隊,就把“十兄弟”分派下去,每人統領一隊,每日進行操練,不得怠慢。又委託京兆尹慕容華在開封四門張榜,號召百姓參加禁軍,為皇上效力。自己更又馬不停蹄地領著石守信,王審琦二人前往各州視察,一來是奉旨檢查整訓情況,二來更是挑選精壯兵員送入禁軍。透過這樣一整、一選、一練,果然是立竿見影,藥到病除,各州、府部隊都確是大有生色,一改往常哪種疲沓懶散狀況。禁軍經過整訓,兵員不但由原來人員增加了四五萬,且又個個都是精壯強健,虎虎生風的青壯年,這樣一來,不但是皇上看了喜上眉梢,就是四方傳言,都說周軍是近代歷朝都無與倫比的天下雄師,因此,在往後這幾年裡,周帝出兵四出征伐,所向皆捷,這都應該是這次整訓之功的。

禁軍經過整訓,又換上趙匡胤的小兄弟當統領,皇上這就大大的放心了。因見石守信、王審琦二人在整訓當中竭力盡心,不殫辛勞,忠勤可嘉,就把他二人調到皇城兵馬司為統領,這樣一來,京師之中,皇城內外,全都兵馬都成為趙家軍了。

轉眼進入了冬季,潞州方面又傳來警報:北漢晉陽方面又派兵來襲潞州!

為什麼晉陽這個時候來襲潞州呢?原來北漢劉崇連年屢經變故:劉知遠準備繼承帝位的兒子死了,接著劉知遠也死了,自己的兒子劉贇本來宣告繼承皇位的,又被郭威殺了,劉家的後漢皇朝的汴京朝廷被郭威奪去了,自己親自帶兵前去*,卻又屢敗於郭榮手下。不單如此,柴榮這小子還親自帶兵來圍晉陽……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衝擊,抑鬱成病,也死了。

劉崇死了,他的第二個兒子劉承鈞繼承了皇位,也繼續稱遼皇為老子,向遼國報喪告哀。遼皇也稱他為兒皇帝,並派使臣前來冊封劉承鈞為漢帝。

劉承鈞坐了帝位之後,想到此前柴榮屢屢入侵,深以為恥,如今自己新登皇位,意欲建軍功以在國人面前立威,遂又派使臣再往遼國乞師相助,伐周復仇。遼主見情面難卻,便命同州守將高勳為帥,就領本部人馬南下協助。劉承鈞即令都指揮使李存瓌率一萬人馬與高勳合兵一處,進攻潞州。

李存瓌見部伍之中,士氣不振,便選出五百名身長體健計程車兵,另組一隊,各各手執大刀,經過數日操練,作為前鋒之用,衝鋒時一面舞動大刀一面狂喊壯膽,並冠名為“劈柴軍”。(因郭榮姓柴也。)無奈終是敗軍之將,不敢言勇,一衝到城牆腳下也就軟了下來了。

攻城之時,後面雖是擂鼓助威,喊聲鼓勁,但士兵卻是委縮不前。哪潞州守將早已得皇上囑咐,做好了守城準備,任憑你漢軍喊破喉嚨,只是充耳不聞,絕不出戰。漢軍若是強行攻城,便以強弓硬弩,擂滾木石打將下去。待到夜間,絳、晉二州的小股部隊又從後面偷襲,這樣僵持了半月,李存瓌早知此行,不過是劉承鈞為了在國人面前討個面子罷了,憑自己這點子人馬怎夠格去跟柴榮叫板?看看糧草將盡,便與高勳商議道:“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