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6章 粉墨登場

上無時無刻不在彰顯縣委班子成員的英明睿智。特別是縣政府的高瞻遠矚,讓李某人聽著都有點想吐的感覺,上面還在講。

不是說貴人語輕麼?這位顯然不是什麼貴人,小李同志關注點不在吳永業身上,他審視東利鎮新班子一群人。一個個看上去年富力強,和之前的班子的確沒有可比性,要知道此前的幾位領導都超過五十歲。

在鄉鎮一級領導幹部中,四五十歲並不少見,甚至是鄉鎮幹部的主流。現如今東利鎮的配置很年輕,最年長的應該是紀委委員董彥,手中資料顯示他是1965年生人,而黨委副書記常務副鎮長吳秀芬是1984年的,兩個人整整差了一代人。

和其他人相比老董顯得成熟老練,一干七零後甚至八零後則神采飛揚意氣風發,很顯然大家都把東利鎮當成刷政績的副本地圖。其實李某人年紀也不大,他是1981年的,只比吳秀芬年長三歲而已。

只是不同的人生軌跡成長不一樣的人,當小李同志已經在西部支教的時候,吳家大小姐還在和一群社會人兒廝混。當李銘打造綠色生態農業基地的時候,吳秀芬剛剛離開象牙塔,靠幾年前獲得的編制順理成章進入縣委黨校吃空餉。

其他人什麼樣不知道,如果都像曲文福和吳秀芬這樣,圈經濟試點工作還真是前途無亮啊!吳永業終於完成老太太裹腳布一樣的長篇大論:“現在請遠洋書記給大家講話!”

啪啪啪!一陣不熱鬧卻足見真誠的掌聲,李遠洋輕咳兩聲:“銀松縣經濟發展遭遇瓶頸,這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任何事物都有一個成長高速高效到緩慢乃至停滯的過程,就像自然界的花草樹木一樣。但是我們不能向這種自然規律屈服,我們要闖出一條新路,要讓縣域經濟發展重新走上快車道。這是新一代黨員幹部的責任,在座的同志們三十出頭甚至不到三十,你們在此次試點工作中得到的鍛鍊,將會成為一筆豐厚的財富,在不久的將來為銀松縣、松港市乃至白山省的經濟建設服務……”

和吳永業的講話相比,李遠洋的講話更有激0情,雖然更多是務虛,也許和李書記出身團系幹部有關。不過這些話在年輕人聽來的確狠手鼓舞,試想一下李書記描繪的場景,是不是說大家的未來可期?

這可是縣委書記勾畫的藍圖,不管是不是能實現,僅僅是想像一下都讓大家熱血沸騰。大概只有李銘還保持冷靜,如果說這幫人對銀松縣的經濟建設也許起到點作用,那麼放諸到全省純粹是扯淡。

甚至連松港市都未必有效,經濟圈試點工作是從農業開始,三農問題永遠是慢工出細活的工作,想要讓農業經濟一下子提升縣域經濟的質量那是胡說八道。小李同志最初的設想,也僅僅是讓經濟圈試點工作改善銀松縣的經濟重點。

即便是經濟圈試點有強大的生命力,也只能是在幾年後逐步改善地方經濟結構,讓地方經濟逐步走上可持續健康發展的軌道,而不是像之前的領導幹部,只顧著追求眼前利益,罔顧社會發展規律。

不過李遠洋似乎不這麼想:“……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

李書記居然用偉人的話做結束語,幾位在座的縣委常委看向李書記的眼神各有不同,接下來是縣委副書記包青雲、紀委書記金成山、政法委書記道樂根、縣委組織部長萬忠、宣傳部長王浩、常務副縣長何青講話!

真搞不懂為什麼要這樣,不就是一次尋常的試點工作嗎?結果銀松縣的領導班子,把此次鄉鎮級的試點工作搞成了一臺戲,每一個人都粉墨登場表演一番,臺下各位居然興致勃勃,李某人差點睡著了。

從早上八點半一直到下午三點,最後終於輪到李某人講話,這位畢竟是試點工作的主持人,藍圖勾畫者,如果沒有李銘的講話真的不夠完美。

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小李同志身上,吳秀芬暗暗得意,雖然氣惱這個混蛋,可是論起來她也算是李銘的嫡系呢!其實一天下來大家都很辛苦,臺上幾位都在看手錶,似乎在暗示李某人注意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