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認為在正常動員的條件下,日蘇雙方師的戰鬥力大體為一比一,而目前蘇軍的整備狀況欠佳,戰鬥力已下降為日本師的七成五。因此對付蘇軍遠東兵力15個師,日本只需動員11個師,也就是說以東北地區現配置兵力即可充任,不過為力爭全勝應該保有2倍對敵的戰鬥力,即應該動員22個師。
毫無疑問,這需要從中國關內抽調兵力。但是,這一估算中的蘇軍15個師,是日軍所希望的蘇聯抽調兵力過半之後所剩的兵力,即從現有30個師兵力70萬入剩下35萬,成15個狙擊師的“熟柿”態勢,蘇軍是否抽調一半還是未知數。如果蘇軍始終保持20~25個師之眾,那就是日軍難於對付的“澀柿”狀態。日軍統帥部對德軍抱樂觀態度,期望到本年八九月份能夠出現“熟柿”良機,遂決定正式調整在滿洲地區的兵力部署。
這一調整分兩階段向東北地區增兵,第一階段達成“警戒”態勢共需兵力16個師計85萬人,馬15萬匹,除補充現有駐滿洲12個師、朝鮮2個師之外。尚需從本土動員2個師。第二階段達成對蘇攻勢,應整備兵力20或20多個師。如進入第二階段整備20多個師,上述先期部署的16個師將“作為攻勢的核心兵力。”'〔日〕防衛廳防衛研修所戰史室:《大本營陸軍部》(2)朝雲新聞社,1968年版,第325頁。'
6月7日頒佈正式命令實施第一階段動員。秘密代號為“百號動員”,“百號輸送”,“百號態勢”等。按關東軍司令部的稱呼為“關東軍特別大演習”,簡稱“關特演”。
在尚未開戰的情況下即決定如此大規模地調動兵力,在日本軍政當局內部自然會引出分歧和討論。大藏相河田烈曾質詢:“陸軍對蘇武力準備是否真正實施?”杉山參謀總長回答說:“首先要使在滿部隊納入戰時編制,其後採取攻勢才有可能。陸軍正在苦心致力於避免對內外形勢造成影響。”東條陸相也說:“為適應國策綱要的宗旨,在滿部隊的動員是完全必要的。關於保守秘密這一點,統帥部煞費苦心。”'〔日〕防衛廳防衛研修所戰史室:《大本營陸軍部》(2),朝雲新聞社,1968年版,第327頁。'
“關特演”的實施,第一次動員令使日本本土動員部隊,增兵25萬,總兵力達60萬人。7月16日下達第二次動員令,從本土動員第51、第57師等部隊,總兵力增為85萬,即達到所規定的“警戒態勢”16個師基幹陣容。
至此,日本完成了對蘇作戰的第一階段兵力調動。
(二)暫時放棄“北進”
8月初,德蘇戰爭形勢更為明朗化。日軍情報機構判斷,德軍本年內無力迫使蘇聯投降,而明年的形勢也不一定有利於德軍。日軍盼望於八九月份出現“熟柿”的企圖落空,遠東原有蘇軍約30個師,雖部分西調,但還剩下20~25個師兵力守護遠東邊境,這就是日軍所謂的“澀柿狀態”。如果此時堅持北進,以“關特演”所部署的兵力,自然無力進行對蘇戰爭。因此,日軍在如下三方案之間舉棋不定:
第一,以現有16個師強化對曾戒與防衛態勢。
第二,將來以20個師為基於準備進行一個正面(東面)或兩個正面(東面與北面)的攻勢準備。
第三,將來再以25個師為基幹進行東面與北面兩正面的攻勢準備。'〔日〕防衛廳防衛研修所戰史室,《大本營陸軍部》(2),朝雲新聯杜。1968年版,第329頁。'
但是要繼續增加兵力幾乎是不可能的,中國戰場的困境使日軍向外抽調兵力極端困難。侵華派遣軍總司令煙俊六大聲呼籲,日本對外用兵絕不能夠“忘卻對中國事變的處理”。而且,陸軍在侵華戰爭中遭受的損耗己達“四成”,所以“從中國方面轉用兵力也需要超乎預想的時間。”'〔日〕防衛廳防衛研修所戰史室,《大本營陸軍部》(2),朝雲新聞社,1968年版,第371頁。'
至於海軍方面,始終強調南方資源的重要性。自日軍侵入法屬印支南部之後,美國於7月下旬凍結了日本人在美財產,8月1日起宣佈對日石油禁運,英、荷等國也採取了相同的措施。日本的資源危機更加嚴重。海軍軍令部長永野修身估計:“有了三國同盟,就不可能調整對美邦交,從而石油來源斷絕,這樣下去,眼前僅有兩年的貯藏量,倘若打起仗來,一年半就消費罄盡,……。”'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下冊,第670頁。'
因此,海軍方面對於北進調兵“依然是極端消極。”'〔日〕防衛廳防衛研修所戰史室:《大本營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