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怕還會以為咱們又從荊州增兵了呢!誰會想到,咱們會回師荊州?”
插好旗幟之後,校尉們又吩咐在營中多多預備柴薪,說是晚上點起來。
“這麼做,會不會太過了?”當天夜裡,劉琮立在中軍轅門的望樓上,看著連綿數十里的營寨內火光點點,燦如星河,不由轉頭對賈詡說道。
第205章 不覺暗中生疑心
虎林營寨內如此大的動靜,自然不可能瞞得過江東軍的耳目。特別是那些潛入荊州軍的密探陸續返回之後,各種訊息便彙集到了周瑜和孫權的案頭。
剛開始得知曹軍突襲南陽之時,孫權還很是疑惑,因為此時曹操正親自領兵在官渡與袁紹所部對峙,雙方的兵力懸殊很大,曹軍斷無分兵南下的可能。要知道袁紹步騎十萬,而曹軍總共才兩三萬人馬,若是有近萬人肯定是要去官渡增援。更何況劉琮與曹操似乎已達成某種默契,曹操怎麼會突然讓人攻打南陽呢?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訊息傳到春谷,孫權的心理便開始產生了變化。特別是當孫權聽說虎林水寨中多了許多民船,而陸上各營寨遍插旗幟,到了晚間篝火密集後,他便更加確認,這是荊州軍想要回師,卻怕己方趁機追擊而採用的疑兵之計。
你不是害怕我追擊嗎?我還偏要逆流而上,奪回虎林!然後我就可以領兵直取鄱陽郡,將戰火燃燒到荊州之內!
想到這裡,孫權的心思愈發火熱起來,只要自己能趕走荊州軍,奪回失地,如此赫赫戰功,還有誰再敢在背後對自己指指點點,說三道四?待大局已定,我再揮軍掃蕩那些叛亂的豪強,豈不是易如反掌?如此一來江東可保,若是有三五年時間休養生息,到那時兵強馬壯,攻入荊州又有何難?
如此美好的前景,使得孫策激動的難以自抑,興奮的在中軍帳內來回踱步,盤算著從何處再調集人馬,如何水陸並進,攻克虎林,該以何人為步騎先鋒,又讓誰領偏師,選擇哪條道路,從何地迂迴,在哪裡合圍……
待想了個七七八八,自認有很大把握之後,孫權便興沖沖地讓人請來周瑜。他要進攻虎林,水軍自然是主力之一,而且此番再戰,他也想多聽聽周瑜的意見和建議。
然而周瑜的話卻讓孫權大為失望:“所謂曹軍突襲南陽,進佔新野之事,現在還無法確認。荊州軍大張旗鼓,看似是疑兵之計,實則所疑者,當另有所圖。將軍切不可操之過急,還是先固守春谷,平定江東內部叛亂為上。只要我軍靜觀其變,不漏破綻,荊州軍定然不敢貿然進攻,待其成疲師之後,我軍再一鼓作氣,與之決戰,方有勝算!”
孫權深吸了口氣,正色說道:“那些豪強叛亂不過是疥癬之患,何足掛齒?眼下最為可慮者,實乃荊州軍。曹軍進襲南陽之事必然有之,否則又如何解釋荊州軍近日來的所作所為?以我看來,那劉琮斷然會抽調步騎回援荊州,虎林必然因此防守空虛,這正是我軍大舉進攻,收復失地,將荊州軍趕出江東的大好時機啊!若是錯過這個機會,待其穩定後方,全軍集於虎林,恐怕以後將更加難以對付。”
對於孫權如此著急進攻的心理,周瑜自然明白其中的緣故,真若能如孫權所言,那麼他就能憑此震懾人心,聲望大漲,獲得更多江東世家豪強的支援。可真的這麼容易實現嗎?對此周瑜很不看好。雖然沒有確鑿的證據,可以證明這一切都是劉琮所設的計策,但從大局而言,周瑜卻有理由相信,這其中定然有假。
“將軍請試想,曹軍以三萬眾抗拒袁紹之十萬大軍,尚且自顧不暇,何來多餘兵力南下?此為可疑者一;其二,即便此事為真,如此重要機密之事,怎麼會傳的盡人皆知?難道劉琮就不怕軍中將士因此而人心惶惶,以至於動搖軍心嗎?其三,荊州軍若是回師救援,只需抽調數千精銳騎兵即可,何必要大張旗鼓,故佈疑陣?”
孫權聽了卻搖頭說道:“這僅僅是都督的猜測罷了,難道從荊州軍中返回的密探,都分辨不出此事真偽嗎?若是一兩個人這麼說,或者還有可疑之處,但是虎林水軍也好,陸上各部也罷,都在為回師荊州做準備。更何況荊州軍本已攻佔凌陽、歙縣等地,現在卻主動放棄,難道還不能說明此事是真的嗎?”
“若是這麼說來,荊州軍便是要以主力回師了,可這麼做,又是為何?”周瑜見孫權固執己見,心中愈發焦慮,口氣便不覺有些衝。對他來說,這可是非常少見的。
不過這會兒孫權正想著如何說服周瑜,對於這個細節便沒有在意,他沉吟片刻,再度對周瑜說道:“也許曹軍突然進攻南陽,使得劉琮甚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