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怎樣建功立業,而是抱著最質樸的想法:幫助有能力匡扶天下的明主早日結束這個亂世,讓家鄉不再遭受戰火的侵襲,讓鄉親們過上平安的日子。
當初在公孫瓚麾下與劉備相識,他深深的為劉備遠大的志向和仁厚的長者之風所折服。只是當時身不由己,未能追隨劉備麾下,在回到家鄉為兄長奔喪之後的閒居日子,趙雲經常會回想起與劉備短短相處數月的那段時光。
然而現在自己竟然開始懷疑起來了,這就像美夢被人驚醒,令他無比煩惱。
在隨同劉琮到宛城暫居的這數月之中,趙雲一直在觀察,在思索。
在田間地頭,他看到農夫們雖然勞作的非常辛苦,但卻精神十足,情緒高昂。打聽清楚其中的原委之後,趙雲為之愕然。官府發給土地不說,還有耕牛可以使用,雖然要出一些費用,但價格卻很公道。甚至還有據說是劉琮發明的鐵質農具,使得今年的收成比往年要好許多,而在今年的蝗災之中,劉琮一方面組織軍隊滅蝗,一方面下令減少應徵收的賦稅……
在軍械作坊,他看到匠人們興高采烈的打造兵器,製造盔甲,大聲議論著怎樣提高質量,怎樣能及早完工,又或是誰新近因為某事獲得了褒獎,營中校尉親自發了賞錢若干貫……
在軍中校場,他看到將士操練號令嚴明,騎兵身穿明晃晃的明光鎧,步卒身披厚實的鐵扎甲,刀槍雪亮,鋒銳無匹。閒暇時與普通士卒閒聊,卻發現那些五大三粗的漢子,竟然頗能識文斷字,論起天下大勢,竟然也說的頭頭是道。而這些據說都是劉琮派往各營中的訓導員所教……
百姓安居樂業,士卒精銳敢效死力,這樣的南陽郡,真的是眼前這個二十出頭的年輕將軍一手治理出來的嗎?
對於劉琮麾下的那些文官,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