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決心,誰人可抗之?若是待江東平定之後,難保他們不會暗中連橫,彼此相助,以保其利益。那樣的話,再收各將部曲就必然會遭到他們的一致反對。”
“先生所言極是。”劉琮一經提點,便立即明白過來,笑著對賈詡說道:“若非將軍,琮幾自誤!”
賈詡很是謙虛的笑了笑,眉目之間甚至看不出一點得意之色,反倒是笑完之後,頗有些憂慮的說道:“即便是此時,也定然會遭到抗拒,所以要快,要準!”
見劉琮若有所思的望著自己,賈詡便接著說道:“所謂快,便是要讓其反應不及,來不及反對,或者反對也很難得到旁人的支援。所謂準,就是要找準其弱點,一舉而定,不至於旁生事端!諸將請降,無非是想儲存實力,為其個人或者家族謀取立身之資,仕進之資而已。所以將軍可以不吝職銜,上表請封,或自行任命,使得江東降將、世家及豪強子弟皆有任用,則人心可定,江東無憂也。”
“如今江東易主,自然是要有一番大變動,所以將軍行此事,也是題中應有之意。只需把握好分寸,不要逼迫過甚,想來那些世家大族和降將,是不會下決心起來反對的。”
“只要此事成功之後,則世兵之制自然廢除,接下來,就可以進行清理戶籍等事,以削大族之根基,這樣將軍還有什麼可擔憂的呢?”
說完這些話之後,賈詡輕輕捋著鬍鬚,望向劉琮。
劉琮點了點頭,這個分寸可不好把握啊,一方面要最大限度的拉攏人心,另一方面卻又要讓他們交出原有的利益,怎麼看都是很難把握的。當然,一味的打壓肯定是不行的,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有所區別,正如當年在南陽時一樣,只是現在要面對的世家大族更多,他們的根基也更為雄厚。
無論怎麼做,都會引起世家的警惕和反彈,這一點劉琮早有認識。他現在顧慮的是現在就開始進行,是否會引起江東地區的動盪?畢竟相對來說,自己是屬於外來戶,在江東毫無基礎。可正如賈詡所言,若是等完全平定之後,恐怕再進行任何變革,都會遭到那些江東世家大族的一致反對。
其實現在雙方還未曾開始合作,劉琮也沒有對那些世家大族做過任何承諾,他們之所以拋棄孫氏選擇自己,無非是屈服於荊州軍所展現出來的強大實力,可一旦在施政過程中動搖到這些世家大族的根基,遭到反抗就是必然之事。那麼眼下趁著他們人心不齊,力量不足時就開始實施,才是最為明智的選擇。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劉琮必須讓江東世家大族認識到,除了江東的土地和財富之外,他們還可以追求更多。唯有如此,才能將內部的矛盾轉化為對外擴張的動力。
“以先生之見,就從朱治開始?”劉琮虛心問道。
賈詡雙眼一眯:“待魏、趙二將取了陽羨、烏程等地之後,便可以用分兵進襲之名義,將朱治之部曲,充入各部。而各部之兵,亦可陸續調入朱治麾下。”
這一招釜底抽薪,果然狠辣。至少朱治對此也無話可說,只是用荊州兵換了你的部曲先用罷了,這樣都不行的話,試問朱太守你是何居心啊?當然調給朱治的荊州兵,自然還是由荊州將校率領,而朱治本人,也在鎮南將軍幕府麾下。
劉琮微微一笑,起身說道:“如此甚好,就依先生所言。”
“還有一事不知將軍如何打算?”賈詡跟著起身,對劉琮說道:“江東水軍在周瑜率領之下進入巢湖,觀其所為,似乎不是與我軍為敵,但這樣任其泊於巢湖,對九江郡而言,還是有些隱憂啊。”
“現在孫權已死,倒是該對其有所動作了。”劉琮苦笑,對賈詡說道:“說實話,琮對於如何收降江東水軍,並沒有太大把握。周公瑾乃大才,若能招來當然最好,可以他與伯符之關係,只怕很難達成心願。”
賈詡也笑,笑的頗有些意味深長:“只要將軍以至誠待之,何愁水軍不降,周郎不來呢?”
第251章 亂世所圖家門安
建安五年冬,大寒。在張昭等人護送孫權靈柩返回吳縣的當天夜裡,一場大雪飄飄灑灑,及至天明尚未停止。
隨著孫權死訊傳開,吳郡太守朱治向荊州劉琮請降,未幾,荊州軍魏延、趙雲率部進入陽羨、烏程等地,孫氏殘部望風而降,會稽郡富春、山陰等地,縣令長或棄官而走,或派人請降。江東形勢愈見明朗,原本就不怎麼忠於孫權的世家大族,自然不會讓整個家族為其陪葬。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會毫無掛礙的奔向荊州懷抱。
晶瑩的雪花自天空中飛旋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