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2部分

官員的首選人才。等“小開坊”後出任省部級官員的叫“中試”,是未來省部級大佬的候選。“大開坊”的官員已經超越省部級界限,成為朝廷重要的後備人才,將來內閣大佬的後備。

張居正從翰林院編修到六部尚書一共用了十七年,加上兩年的內閣鍛鍊,終於在十九年內登上了官場最高等級。是秦泰知道的官員中時間最短的一個,也是少有的火箭式升級人才了。

不過張居正起步比較晚,當他出任翰林院編修的時候,他已經三十上下了。並不是這個有小神童之稱的張居正運氣不好或者不努力,而是因為他兩次的缺考和“丁憂”。

所謂的“丁憂”是指考生或者官員家中的長輩過世,為了盡孝不得不離開官場或者考場。古代人很重視孝順,一旦有考生或者官員不“丁憂”的話,就是品德有問題,將來就會成為別人攻擊這個人的話柄。張居正在他十九歲和二十二歲時兩次因為生病錯過了考試,所以他二十五歲時才中舉人。二十六歲準備考進士時,他的爺爺過世,他只好停考一次,錯過了第一次當狀元的機會。三年後當他信心滿滿地準備當狀元的時候,他的生母的疾病過世了。張居正在考場裡面得知此事之後,嘆了一口氣親手撕毀了自己已經快答完的試卷,再一次和狀元擦肩而過。三十二歲的張居正一鼓作氣完成了考試,以當時榜眼的身份大魁天下。之所以是榜眼第二名而不是第一名狀元,是因為主考官得到了內閣首輔嚴嵩的暗示,硬是把第一名讓給了另外一個人。在隨後的單獨對答中,張居正這個榜眼完勝狀元,被嘉靖皇帝稱之為不是狀元的狀元。也因為這樣張居正成為了徐階的弟子,從此走上和嚴嵩對著幹的道路。因為這樣他才可以在十九年時間從一個翰林院編修成為內閣閣員。

第十四回 墮落天使十四

比起文官的升遷,武將的升遷之路更加困難。第一是因為武將的升遷要依仗軍功。除了最低階的下級軍官有機會撈到一些軍功外,中高階將領很少有機會能夠得到獨一份的軍功。第二是因為大明的軍事制度是世襲制,也就是說幾乎所有的軍官都是從父輩繼承下來的職務。這種職務從一開始就侷限了他們的發展道路,很少有機會改變。第三是因為這些武將大多沒有系統性的學習過軍事知識,甚至於有些人連字都不認識。

這種人不但目光短淺而且胸無大志,上級不可能重用或者特別提拔他們。在大明除了十個總兵之外,幾乎所有的武將都被文官看不起,文官甚至於歧視這些將領,更加看不起他們的將士了。在大明當武將是最窩囊的,不但被文官們看不起,還要受太監們的氣。在地方官員面前他們不敢大聲說話,因為官員們管著他們的補給和軍餉。在太監那裡也不敢大聲說話,因為太監是皇帝派來監督他們的,太監一句壞話有可能把他們拿下,甚至於害得他們一家人永遠被踢出軍隊。文官視武將為家奴,太監更加不把武將當人甚至於把武將當狗使喚。

太監是一個很奇怪的組織,他們可以在主人面前把自己不當人,也可以在外人面前把自己比作天下最高貴的人。他們不但可以對自己的主子全心全意忠心耿耿,也可以翻臉無情六親不認。秦泰親眼看見過這些太監變臉的速度,也領教過這些太監的本事。

當年裕王和景王同是嘉靖皇帝的兒子,誰都有當皇帝的可能。但是因為內閣首輔嚴嵩父子看好景王,太監們就對景王十分狗血,對裕王是愛理不理甚至於有點殘酷冷漠。當裕王得到徐階、張居正和高拱等人支援有一定影響力後,一些太監就來投靠裕王。

當景王失去繼承皇位的資格後,絕大多數原來跟隨景王的太監都反過來討好裕王。當嘉靖皇帝聽從徐階等人的建議,讓景王去外地就藩的時候,太監們對景王的態度那是一個冷漠。對他們來說景王失去了當皇帝的資格,就不再是他們的主子了。為了向新主子裕王表示忠誠,他們要給景王好看,甚至於開始做弄起景王一家人。要不是當時張居正等人看不過去,要不是秦泰也有所不忍,一起向裕王進言的話,景王不知道還要受多少太監們的氣。也因為這件事情秦泰真正的看清太監的面目,從此秦泰從心底裡看不起太監。

在大明的藩王也是一群古怪的人群,他們算是天潢貴胄,但也是最不開心的一群人。他們都是大明開國皇帝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後代,但是他們因為沒有資格當皇帝才成為了藩王。大明的藩王從一開始就是無職無權的一群廢人,他們的存在只是為了延續皇家的血脈不讓朱元璋的嫡系後裔死光。除非皇帝沒有孩子或者提前死了,他們這些藩王就沒有資格當皇帝。他們沒有命令不得離開自己的王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