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首映式時間的臨近,到來的明星也是越來越多。諾拉。艾芙隆二十多年的好萊塢歷程不是蓋的。她發揮出自己的影響力,許多人都要賣上一個面子。
首映如期開始,放映廳裡的燈光熄滅,四周漸漸陷入黑暗。電影開始。一個由電子訊號形成的紐約在大熒幕上被描繪了出來。
伴隨著刺耳尖叫的撥號聲音,梅格瑞恩小心翼翼的向門口觀察著自己男友的行蹤,然後歡呼雀躍的連線上網路。
在虛擬的網路後面。卻是一個和她近在咫尺的競爭對手。他們在網路上盡情交流,甚至是共同對抗龐大的連鎖書店。
故事本身雖然精巧。但是賦予這部電影與觀眾深刻共鳴的,卻是不經意間流露出的種種細節。
約翰尼德普是個非常有天賦的演員。可惜周碩看著他一本正經的演一部愛情小品電影,總有種怪異的感覺。一個演員一生總想要拍攝一部偉大的作品,但太完美的角色卻也把演員限定在一個框架裡面。
總之約翰尼德普在周碩心中,恐怕永遠都要是傑克船長那個逗比形象了……
不過對於沒看過《加勒比海盜》的觀眾們來說,約翰尼德普的表現並不會比湯姆漢克斯有多少差距。
當然,影片最主要的看點,還是在諾拉。艾芙隆對溫馨氣氛的塑造上面。從街角書店,到紐約集市。畫面的色調、道具和背景音樂,種種因素配合在一起,構成了一種極為難得的和諧風格。
這就是就是諾拉。艾芙隆的風格,從《當哈利遇見莎莉》到《西雅圖夜未眠》,她的作品始終是保持著一種姍姍道來的感覺,平穩而溫馨。
和愛情的戲份比起來,周碩執意要加入的網際網路戲份也非常搶鏡。六耳im的出現次數,堪稱是第三主角。除此之外,男主角大書商喬。福克斯還把生意做到了網上,電影裡更是加入了許多網上書店的內容。
而這種新的網路生活方式,也在影片中走入了觀眾的腦海裡。計算機網路並非什麼神秘的科學技術,而是如同電視、洗衣機和電冰箱一樣的,能夠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電器而已。看過電影之後,不少人都意識到竟然還有這麼方便的一種工具。
喬。福克斯使用六耳im召開網路會議,凱瑟琳。凱麗加入了兒童文學作者群,各種俏皮的心情短語和經歷分享……
在網路上人們可以拋棄自己的偽裝,盡情的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毫無負擔的與人交流。在這樣一個世界裡,人們可以坦誠相見、直言不諱,因為人們交流中遵守著網路的規則。不詢問具體事件,不吐露真實身份,這樣的交流似乎更能直達人心深處。
當片尾字幕升起,放映廳中的燈光徐徐點亮,整個大廳裡都響起了陣陣掌聲。《電子情書》或許說不上是多麼經典的電影,在原本的歷史上也沒有留下什麼值得驕傲的獎項,但這確實是一部能夠給與人溫暖與歡樂的影片。
對於普通人來說,這也就足夠了。對於美國人來說,看電影並非是什麼奢侈的消費。人們走進電影院,如果能夠得到放鬆、感動和歡喜,就已經是完全值回票價。在諾拉。艾芙隆的精心雕琢之下,《電子情書》那種美好的正面能量,簡直像是要溢位來一樣。
何況在1995年,這可是第一部表現網際網路題材的電影。光是這個題材的開山怪身份,就已經有了充足的噱頭。
這對美國兩千五百萬網民來說,不啻是一種得到正視的認同感。就像二十年後,網路小說被搬上螢幕乃至大銀幕,那種想得到社會認可的振奮。
這不僅是對網民的激勵,同樣是對網際網路從業者們的激勵。
“史上最精彩、最昂貴、最有創意的廣告!”這是《紐約時報》在第二天對《電子情書》的評價。
“我們無從得知這部影片究竟是出自一個靈感,還是真實的生活。單從電影角度來說,這是一部一流水準的愛情電影。但如果從廣告角度來說,它可以算是超級華麗的世紀廣告了。往屆那些紐約廣告獎和艾菲獎得主和六耳軟體公司比起來全都弱爆了,誰能拿出兩千萬美元專門為自己的產品拍一部電影的?哪個廣告主能讓受眾自己掏錢看廣告的?快向人家學學吧,你們今年的廣告賺到錢了嗎?”
周碩當然不可能站出來承認《電子情書》是一部廣告,但它的廣告效果是毋庸置疑的。
緊隨《紐約時報》之後,《華盛頓郵報》和《洛杉磯時報》也都專題報道了這部電影。諾拉。艾芙隆這塊金字招牌,多少抵消了掛電影頭賣廣告肉的負面影響。從各大報紙的反應來看,至少大家都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