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71部分

的說道。

“不,不,我可沒這樣說。”陸子岡連忙說道。

徐渭在旁邊看著,不禁一笑,“陳小友,就別再調笑子岡了。”

陳逸笑了笑,“陸大師,這幅書法是我送給你的,要不要,就是你的事情了,只不過徐老的書法已是小楷,那麼這幅書法,我要換個書體。”

聽到陳逸的話語,徐渭面上露出了一抹驚色,“陳小友,你的意思是說,除了小楷,你還會其他的書體。”

許許多多的書法名家,窮其一生,都無法使小楷達到陳逸這種水平,而沒想到陳逸如此年輕,在小楷之餘,還練了其他的書體,這讓那些之前的書法家知道了,估計在九泉之下,都會被氣暈過去。

“讓徐老見笑了,除了小楷,我還會兩種書體,不知陸大師喜歡行書還是章草。”陳逸面帶笑容的向陸子岡問道。

這一句話,再次讓徐渭一驚,他沒想到陳逸還會兩種書體,行書倒也罷了,很多人喜歡,但是這章草,會者或許很多,但是能夠精通者,卻是廖廖無幾,哪怕是他,也只是在初期,稍稍寫了一時的章草,而後,直接轉變為了狂草。

陳逸如此自信的讓陸子岡去挑選,那麼這兩種書體的水平,恐怕與這小楷不相上下,否則的話,陳逸不會如此的從容。

陸子岡內心也是一驚,他未曾想到,陳逸竟然讓他從兩種書體中進行選擇,現在許多書法家會幾種書體,這並不稀奇,但是能夠使某一種書體達到精通,這已然是非常不易的事情了,陳逸難道還能讓三種書體精通嗎。

陳逸的小楷水平,已經不是精通的程度了,而是達到了頂尖的水平,他實在難以想象,這另外兩種書體同樣達到頂尖水平,這是什麼樣的概念。

他之前覺得在能力方面,與陳逸有了一些差距,但是現在,如果這兩種書體,陳逸都能達到頂尖,那麼,他覺得,真的無法與陳逸相比了,他甚至為自己剛開始懷疑陳逸的玉雕水平,而感到汗顏。

看著桌上的筆墨紙硯,陸子岡內心不斷的思索著,他到底是選擇行書,還是選擇章草。

而徐渭看到這種情形,恨不得將自己的書法交給陸子岡,他去選擇,只不過,對於他來說,這種選擇也是很難,因為他既想看看陳逸的行書,又想看看陳逸的章草。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玉有十一德

陸子岡思索良久,終於開口說道:“陳小兄弟,我選擇行書。”

如果真的是陳逸要送給自己的書法,那麼他更加喜歡行書,因為行書十分的飄逸,輕轉重按,猶如行雲流水一般,與他的性格相差無幾。

聽到陸子岡的話語,徐渭輕輕搖了搖頭,卻沒有說什麼,以他對陸子岡的瞭解,也猜到了他一定會選擇行書。

陳逸點了點頭,“那好,既然陸大師選擇了行書,那麼這幅書法,我就以行書來寫,你一生與玉打交道,那麼這篇書法,就寫孔聖人對於玉石的一段論述。”

說完,他便提起筆來,在宣紙第一行,寫下了玉說二字,隨後,一段文字,猶如行雲流水般的揮灑而出,那種狀態,那種動作,已然與書寫小楷時大不相同。

在清代一位玉石鑑賞家,曾寫過《玉說》一書,而孔子對於玉石的一段論述,同時被記錄了進去,並且,其中一些還成為了玉石最鮮明的特點,得到許多人的傳頌和喜愛。

這一段論述,所說的是玉石的十一德,陳逸在紙上揮毫灑墨,這一段話語,在行雲流水的動作中,慢慢浮現出來,“君子比德於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如粟,智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墜,禮也;扣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黜然,樂也;瑕不掩瑜,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貫于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道也。”

這段話語。是將君子的德行,和玉相比,玉石之上,有著許許多多值得眾人欣賞的東西,君子如玉,就是如此而來。

在後世一些文中,將玉石稱之為五德,其實孔子的十一德。才是對玉最完全的詮釋,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

寫完這段文字之後。陳逸在後面依然留下了自己的款識,至此,送與陸子岡的書法,已然完成。

在陳逸寫完的瞬間,在後面站著的陸子岡和徐渭,立刻向前走了一步,站在了桌前,觀看起陳逸的這一幅行法來。

觀看這幅書法之時,徐渭面上的表情,由期待,轉變為了濃濃的震撼,甚至於有些驚駭。

這一幅書法,筆走龍蛇,猶如流水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