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過程中,不斷的新增松木,與真正的燒窯一般無二,而隨著木柴的新增,窯爐的溫度也在不斷上升,陳逸則是認真的觀看溫度的每一個變化。
終於在一個小時後,幾件瓷器被燒了出來,開啟匣體一看,他搖頭一笑,對於窯爐的掌控連葛大山的十分之一都沒有,更不用說文老了,所燒出來的幾件瓷器,如果按照文老評定的標準,連一件合格的都沒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陳逸並沒有氣餒,依然如法炮製,開始了自己的實驗,之前經過了一個小時的燒製,所消耗的鑑定點僅僅只是四十點,比系統預估的還少了五點。
鑑定點現在能幹什麼,等著洗白某件寶貝,或者等著系統的商城開放,這根本是不現實的事情,如果能透過消耗這些鑑定點,讓他對燒製瓷器,有一個全面的瞭解,這是非常值得的一件事情。
在接下來的時間中,陳逸除了跟隨文老一塊繼續學習瓷器,到窯爐燒製之外,便是自己在家裡獨自燒窯,而經過不斷的實驗和學習,他燒出來的瓷器,也是一次比一次要強。
雖然迷你版燒製的一個小時,與正常的燒製二十四小時有很大的時間差,但是其中的過程,卻是相差不大,陳逸所鍛鍊的就是對於窯爐各方面的瞭解和掌控,而這一個小時的燒製,足可以幫助他。
在與文老去往其他窯爐觀看學習時,陳逸會將從迷你版中得到的經驗,與正常的窯爐進行對比,以便於他能夠融會貫通。
每天的空閒時間,陳逸都要燒個二三次窯,來學習和觀察窯爐內的變化,並且試驗在窯爐中每一處位置瓷器的一些變化,這讓他得到了充足的經驗。
恐怕任何瓷器製作師傅,都沒有他這樣的條件,可以無限制的燒窯試驗,不怕浪費任何的東西。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距離一個月的期限也是越來越近,這段時間,文老對於陳逸的進步,有著更加驚歎的感受。
陳逸對於瓷窯的瞭解,已然是越來越多,越來越充分,甚至在幾次燒窯的時間,他都會與葛大山共同說出添柴的話語,這已然是對於火候掌握的非常好了。
一窯瓷器的合格率,與著燒製過程中火候的掌握有著極大的關係,有時候需要加柴讓溫度提升更快,有時候則需要讓溫度保持穩定,緩慢上升或下降。
而陳逸能夠做到這點,說明了他在這段時間,是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對於陳逸在空閒的時間,也去一些窯爐學習的事情,他是一清二楚,現在卻沒有想到,陳逸會有如此大的提升。
第六百七十二章任務瓷器的燒製
隨著陳逸的不斷實驗,使得他對於上釉的技巧,已然做到了十分精準的把握,而且對於整個柴燒窯每一個位置,能夠燒出什麼樣的瓷器,也是有了很多的瞭解。
只不過,他認為自己所知道的這些東西,還遠遠比不上葛大山幾十年的經驗,這瓷器的燒製需要的是時間的積累,而不是斷時間所能燒製完成的。
不過有了這一個實體化顯示功能,他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瓷器的實驗,哪一種釉色燒出來更加美麗,這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讓他掌握的越來越充足。
這段時間以來,陳逸所學到的不僅僅只是釉下彩瓷,還有釉上粉彩,以及青花瓷器的製作。
只不過現在他主要著重的方向,是在釉下彩瓷,先將這一次的任務完成之後,下面會有更多的時間去製作實驗其他型別的瓷器。
康熙五彩瓷器是是一種純悴用釉上彩料進行繪製的彩瓷,這也是真正的釉上五彩瓷器,花神杯就是用的這種工藝所製作而成。
釉下瓷器最為典型的便是被稱之為國瓷的青花瓷器,而釉下五彩瓷是在清朝末期在出現的。
比起釉上彩瓷,釉下彩瓷有著許多優點,當然也有比不上釉上彩的一些地方,當然,論及儲存的時間而言,釉下彩瓷絕對比釉上彩儲存的時間更加的久,可以說是永不掉彩也不為過。
陳逸所學習的自然是文老曾經參與過研製的景德鎮釉下七彩瓷器工藝,湘南省的釉下五彩瓷,目前在使用二燒。三燒製。也就是在高溫燒窯前。還需要進行一次低溫素燒,然後再進行彩繪。
而景德鎮所研製出來的釉下七彩工藝,直接在泥胎上作畫,然後採用一燒製,直接燒製完成,更節約時間和能源。
景德鎮在千百年來所研製出來了許多精美絕倫的名瓷,如青花,粉彩。玲瓏,高溫顏色釉,古彩,鬥彩,琺琅彩等等,而前面所說的四種瓷器,正是景德鎮四大名瓷,也是陳逸在進入景德鎮時,於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