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大西藏區,丘吉爾下令英國遠東艦隊“給中國人一點顏色瞧瞧,但不要完全激怒中國人”,因為英國政府此時還不想完全和中國翻臉。
宋驍飛下令劉步蟾,讓中國的海軍把二十五艘戰艦安排到了渤海。包括三艘一萬五千噸的民主號、共和號、科學號,還有十艘u型潛艇,蛟龍一號到蛟龍十號,這些u型潛艇是以柴油機為動力的,還有兩艘戰列巡洋艦,這些都是主力艦。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些補給船,扼守天津港口。
因為是中英兩大帝國之間的戰鬥,按照合約,中國海軍榮譽司令、六十五歲的英國海軍少校琅威理宣佈退役。宋驍飛親自參加了他的退役儀式。握緊他的手,給他頒發了自由勳章,這是中**人的最高榮譽,“少校,別見怪,我還是習慣稱呼你這老朋友為少校,感謝你這麼多年來對中國海軍的培養,中國人民會永遠記住你的。”
頭髮花白的琅威理老淚縱橫, ;說:“在我有生之年,我是多麼不希望看到中英兩國的海軍發生戰爭!”
宋驍飛說:“我們中國人民一向也不喜歡戰爭,但是誰要到我們家門口來鬧事,侵佔中國的國土,哪怕是一個海島,中國人民也絕不會答應。”
琅威理說:“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去說服我們的政府。”
宋驍飛表示感謝:“不管將來怎麼樣,你永遠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當時清理外國僱員的時機已經成熟,1908年,宋驍飛也請中國海關總長、英國人赫德休假離職回國,為了表彰他主持中國海關近半個世紀的功勞,仍特許給他掛了總稅務司的頭銜,相當於一個名譽頭銜。
之後,中國開始備戰渤海。此次海戰由鄧世昌和薩冰鎮親自帶領,鄧世昌帶著北洋艦隊的三千官兵,激情滂湃地站在旗艦共和號的甲板上,他說:“這麼多年來,我們都是學習英國海軍的章程,操練也和英國海軍一樣,我們的裝備,也不比他們差,希望各位放手一戰,此戰是決定我中華帝國國運的一次大戰,千萬不能有失,希望諸位能夠和我一起見證中華帝國海軍的勝利!”
三千海軍鏗鏘有力地回答:“保衛海疆,艦在人在,艦亡人亡。”
鄧世昌聽了這話,沒有高興,說:“混蛋,這是誰教你們的?都不許死,艦不在,人要在。我們大總統常說,戰艦沒有了,可以再建,海軍沒了就什麼都沒有了,你們才是中國海軍最寶貴的財富,中國還需要你們去教更多的海軍人才,中國海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都給我活著回來,一個也不許少!”
聽完這話,海軍官兵都很感動。他們其實也知道,戰爭肯定會有傷亡的,是大總統治軍的理念跟別人不同,強調官兵至上。人是第一位的,不願意看到任何一人犧牲。一位海軍新兵問鄧世昌:“司令,你說,我們能夠戰勝英國的遠東艦隊嗎?”
“這裡是中國的海域。退後一步就是我們的父老鄉親,所以我們只許勝。不過話說回來,英國的遠東艦隊多是十年前的戰艦,新式戰艦不多,更何況,我們海軍還有先進的u型潛艇作為秘密武器,你們按照命令操作就行了。”鄧世昌自信滿滿地說。
而在渤海灣附近,英國遠東艦隊副司令阿爾弗。雷溫斯洛中將正在旗艦“伊麗莎白”號的甲板上,和手下的軍官們商討作戰方案。雷溫斯洛輕蔑地說:“中國竟然敢挑戰大不列顛帝國的權威,該死的陸軍在西藏失利。丟盡了帝國的臉,我們必須要給中國人沉重的打擊!我相信中國的海軍,肯定不是我們的對手!聽說他們餓教官,以前是我們大英帝國海軍的一位少校,少校。哈哈。”
一位叫卡爾。路特斯的海軍少將站起來說道:“將軍,我們恐怕不能輕敵,根據帝國情報部門傳來的訊息,中華帝國的海軍有些戰艦比我們艦隊的還要先進,還有先進的潛艇,所以我們要謹慎對待。”
被人當頭潑了冷水,阿爾弗。雷溫斯洛很不高興。憤怒地說:“是的,該死,我們艦隊這些年都沒更新過幾艘戰艦,難道亞洲的這些殖民地都不重要了嗎?不過,海戰重要的是指揮,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支優秀的海軍,光有戰艦是不行的。”
英國的遠東艦隊這次開來了2艘裝甲巡洋艦,包括兩艘“納爾遜級”裝甲巡洋艦,分別是“納爾遜”號和“北安普敦”號,排水量分別為7473噸和7630噸。6600馬力,最高航為14節,主炮為8門228毫米艦炮,6門20磅炮,6門6磅炮和8門3磅炮。兩艘排水量8500噸級戰艦,最高航為16節。主炮為4門234毫米艦炮,6門152毫米艦炮,4門6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