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像是一盆夾著刀子的冰水,潑得蕭勝渾身發顫,不止是畏懼,還有憎恨。他能感覺到這話的方向是什麼。恨的是李肆這話,強自將他的腦袋擰到了那個他從小就埋在心底深處,久而久之,已經成為內心禁忌的方向,那是……每個冠著漢姓,寫著漢字,說著漢語的人,心裡共有的方向。和蕭勝一樣,大多數人已經將其封存為禁地,絕不敢去碰觸。
李肆伸出筷子,將那片山豬肉夾走,丟進嘴裡嚼得咕咕作響,有趣地打量著蕭勝的表情。
氣氛冷了下來,蕭勝不再說話,勉力裝著鎮定,捏起筷子又去扒拉山珍,卻將好幾塊山菌給撥到了桌子上。
李肆吞下肉,繼續使壞:“好吧,我是開玩笑的,啊哈哈……好不好笑?”
蕭勝嘴巴張合了幾下,那像是在罵,笑你妹!你這話太沒誠意了吧!
他額頭泌起了汗珠,目光也在打著轉,辛苦地忍著不讓自己問出那一句“到底是不是真的?你怎麼知道?”
“這肉不錯,酒也夠味,下回我請客。”
李肆不忍再見他這模樣,丟下這麼句話,施施然走了。
韃子皇帝並沒剃髮,這可真不是玩笑。歷代韃子皇帝都留下過御容畫像,有洋人畫的,有國人畫的。只是這些畫像一直深藏皇宮,清亡之後大眾才能看到。
前世李肆仔細看過歷代韃子皇帝的畫像,可以肯定的是,順治、康熙和雍正,都沒有照他們對漢人的要求那樣剃髮。他們留的都是帶帽畫像,帽子下的鬢角再清晰不過。順治最為明顯,康熙的鬢角也非常茂密,《雍正讀書圖》裡雍正免了冠,可以看到類似平頭的髮式。【1】
在這個時代,除了重臣近侍,其他人就算面過君,可隔著老遠,根本看不清,更不可能拿正眼去窺“天顏”,基本沒可能發現這事,而重臣近侍……他們敢說這事嗎?
韃子皇帝並沒剃髮這事能看出什麼,後世人可能感受不深,無非也就是覺得他們借皇帝之尊給自己方便而已。可在這1712,離以“留髮不留頭”為口號,殺得漢人血流成河的時間才過去六十多年,剃髮令像是刀子,刀刃上的血滴還在每個人的脖子上滲著,剃髮令的精神支柱就是所謂的“滿漢一家”。當年攝政王多爾袞強行剃髮令的時候,孔子後人孔聞謤以孔子為招牌反對剃髮令,多爾袞“大義凜然”地說:“中外一家,君猶父也,民猶子也,父子一體,豈可違異。”
話猶在耳,韃子皇帝自己卻不剃髮,那這剃髮令的用心就顯露無遺。不過是讓吊著豬尾巴的漢人時刻謹記,你們就是那臉上刺字的囚徒!那屁股上烙印的豬狗!再跟滿漢不通婚不同住的政策湊在一起,以中二的邏輯能力都能得出結論:滿漢確實是一家,只不過滿人是家主,漢人是家中蓄養的牲畜,華夏大地不過是滿人的殖民地。【2】
韃子皇帝為什麼不剃髮?
嫌醜唄,華夏大地幾千年歷史,基本審美觀並沒太大變化。現代人看長鬚博冠的古人,依舊能感覺到美,而古人看臉上光溜溜的男子,也能感覺到美(雖然吧,嗯咳,方向不太一樣)。可不管是古人,還是現代人,都不會覺得金錢鼠尾腦袋美。受漢人文化薰陶的韃子皇帝,審美觀自然已經不再停留在通古斯蠻夷的水平上,不少皇帝,甚至他們的一些滿人親信都還留有漢裝行樂圖。他們當然樂意借皇帝之尊不剃髮,或者照著自己喜歡的髮式剃,只要不大肆張揚,引起**,就沒人敢吱聲。
李肆故意含含糊糊地忽悠蕭勝,其實是讓他自己去找答案。心中骨氣早已磨成豆渣的人,不會把這事看得太重,反而會找出一大堆理由來辯護。可蕭勝這種真心相信“滿漢一家”的人還存著一分率真,這個疑問,會一直埋在他心中,合適的時候……
本只想著籠絡人,卻沒想到這麼容易就下了蠱,真是出乎意料的收穫,李肆出了署房,正想哼哼小曲,一高一矮兩個汛兵就迎了上來。
“四哥兒,怎的一個人出來了?”
李肆能跟蕭勝平輩相交,他們這些“小弟”,自然對李肆客氣起來,稱呼都換了。這矮子叫張應,高個叫梁得廣,都是二十出頭,說話的就是矮子張應。之前李肆奪槍神射,給他留下了太深的印象。
“老大不會是吃撐了吧……”
高個梁得廣隨口開著玩笑。
李肆呵呵笑道:“你們老大喝醉了,等會過去,聽到了什麼,可別記在心上,那都是酒話。”
張應一臉的不信:“老大能被你灌醉?開什麼玩笑呢?別說這黃酒,就算是北方的燒刀子,他都有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