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硬科幻電影早已式微,甚至漸漸淡出了好萊塢主流商業電影的序列,每年北美票房排行榜前十位當中,已經很難再看到硬科幻型別的身影,連帶著硬科幻小說的電影版權,也不太受好萊塢的製片商重視了。
也怪不得安迪…威爾會主動上門推銷。
一方面他沒有過往成功的資歷,另一方面與市場大環境有關。
看到是硬科幻小說,馬修的興趣也少了一些,不過郵件都開啟了,也就閱讀了起來。
包括他在內,許多人怕看科幻小說,尤其是硬科幻小說,主要就是覺得科學術語太多,科學概念太高深,完全理解不能。
但安迪…威爾這部小說,超級巧妙的化解了這個問題,在小說當中,他很早就點明瞭小說的故事背景和主題:出了事故的宇航員男主角,需要獨自在火星上生存一年半。
而且整個故事設定的時間點,以及火星探索所採用的科技手段,都是根據現實中各種版本的nasa火星計劃來的,男主角生存中所有的解決方案,也都是一步步算出來的。
男主角每次遇到問題,基本上都是這樣的發展套路分析問題、做出假設、小規模求證、確定方案,展開實施……
這樣一來,即便是馬修這個閱讀者,也覺得每一個細節都真實到不可思議。
這種觸手可及的真實感,很可能也是這部小說最迷人的地方。
有人說,對硬科幻小說最大的褒獎,就是“寫的跟真的似的”。
還有男主角的設定,不是那種高冷裝逼犯,而是異常接地氣。
男主角面對的環境無論多麼艱難,哪怕艱難到絕望,幽默和樂觀的精神仍然可以在他的臺詞裡發著光。
第八百四十三章 火星
坐在電腦前面,馬修從上午一直看到下午,才將這本科幻小說大致瀏覽了一遍,由於還在部落格上面連載,安迪…威爾明顯還沒有寫完,看劇情也就進行到了一半多點的樣子,按照安迪…威爾去年年初就開始上傳的速度推算,估計今年都不會有結局。
翻看過一遍,他沉思了一會。
雖然還沒有完成,但這部小說的主題框架已經很清晰了。
簡單點來說,這就是一部太空荒野求生記,也可以叫《我在火星當農民》或者《我在火星種土豆》。
沒錯,在火星上種土豆是馬修看過這半部小說後,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情節。
“火星上種土豆啊!”馬修自言自語了一句。
然後,他又一次看向寫滿字母的文件,上面有這部小說的名字《the 。martian》。
用太平洋對岸的話直譯,也就是《火星》。
或許是距離地球相對比較近的關係,北美關於火星的科幻小說非常多,最典型的莫過於布拉德…皮特投資改編的《火星公主》。
這部《火星》小說有不少情節,與他曾經看過的電影非常相似。
特別是男主角面對絕境在火星上自力更生種土豆。
馬修皺眉想了一會,那部電影好像不叫《火星》,記憶最深的也是火星種土豆的情節,也因為這個情節,他大致還有印象,男主角是馬特…達蒙。
對!就是馬特…達蒙!記得電影為了討好太平洋對岸的觀眾,還有一些那邊的航天局的鏡頭。
那部電影應該是叫《火星救援》來著。
馬修終於記起了電影的名字,還隱隱約約記得這是當時一部較為熱門的影片。
至於那部馬特…達蒙主演的《火星救援》是不是根據這部《火星》小說改編,馬修就不知道了。
他連影片的導演是誰都不知道,怎麼可能記得原著作者。
不過多處關鍵場景的相似,應該不是巧合吧?特別是火星上種土豆這種情節。
這本書或許真的有改編的價值。
馬修思考了起來,有運作《暮光之城》和《飢餓遊戲》兩個系列的經驗,他自然知道一部小說距離成功改編為電影非常遠,但小說能出版並且引發一定的熱度的話,改編電影也就有了基礎。
漫畫改編、小說改編和熱門電影續集,無疑是如今好萊塢商業電影最主要的三大組成部分。
原創的一線大製作非常罕見,確切點來說,現在敢頂級投資玩原創的也就是克里斯托弗…諾蘭寥寥幾個人而已。
而這些人無一不是充分證明過自己的導演。
按照貝拉…安德森收集的資料,《火星》這部未完成的小說如今只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