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南邵徹底擺脫大唐自立,從此成為一國了。
楊成此時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儘快完成招兵,然後就開赴嶺南,開始練兵備戰,並且儘快熟悉雲南的局勢。
此時,伴隨著王忠嗣的事情在長安城鬧得沸沸揚揚,楊成的招兵開始了,楊成招兵選擇的地方就是皇城的大門口,這裡平日裡人流大,而且此時李隆基已經搬到興慶宮了,所以也不會驚擾到皇帝。,
招兵的告示一貼出來,馬上就在長安城傳來了,畢竟這樣的徵兵在大唐還是很受到一些人的歡迎的。
對於此時還是門閥士族的年代的百姓來說,想要出人頭地,出了科舉機會沒有第二條路,但是科舉取士對於平民子弟錄取的非常少,還是那些門閥士卒壟斷著朝堂。
但是,在這個時代還有一個博取功名的好機會,那就是從軍,大唐邊疆廣闊,而且大唐對外戰事不斷,從來都沒有停止過,所以很多貧寒子弟,甚至奴僕出身的人在邊關立功受賞的也大有人在,這是最短的捷徑,只要殺敵立功及可以,功名官位就會隨之而來,但是這裡面的風險還是眾人皆知的。
但是,面對這樣的捷徑,很多人還是願意冒險嘗試的,況且從軍之後生活畢竟回得到改善,而且還有一筆不少的安家費,對於那些一戶中有多個男丁的人家來說,派出去一個男丁從軍,不僅可以減輕家中吃飯的人口,而且還會換來一筆不少的安家費,這樣也是一件好事。
所以一家的兄弟人多的,一般都會有從軍的,而且沒準那天自家兄弟就在邊地立功了,到時候隨便拿回來一些賞錢,那可就能夠給家中置辦上不少好的田地了,生活也會隨之改變的。
而且這種事情是經常有的,當初李靖征討西域的時候,隨軍計程車卒又三千人,但是回來的不到一千人,但是每個人都是衣錦還鄉,並且都是拉著整車的珠寶,回來之後就變成富裕的地主了,置辦了上百畝的良田。
此時,理學還沒有興起,所以那種“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還沒有出現,所以從軍的很多人都是良家子弟,並且抱著出人頭地的想法而去的。
於是,隨著招兵的告示貼了出去,頓時皇城外的大道身上就擠滿了人,大本都是前來應招的青壯,很多人都是整村的過來,或者是兄弟幾個一起來,這個時代就是這個樣子,此時能夠活下去就是一切的目的,很多百姓都是貴族和皇室子弟的佃戶,於是招兵的告示一出。
那些忙碌一年都吃不飽的村落中的青壯就紛紛出來了,這些青壯不想一輩子都做權貴的佃戶,忙碌一年都吃不飽,所以一些村子都是上百青壯集體應招的。
楊成雖然來自後世,但是對於招兵也沒有那些新奇的想法,況且一個士兵的戰鬥是在後來的訓練和打仗中積累起來的,所以楊成此時選撥的標準也沒有什麼特殊的。
楊成在廣闊的大街上設定了一些專案,開始的是身份登記,沒有限制,每個人拿著自己登記好的身份牌,然後開始檢測,首先是甚高和體重,還有外官的檢查,主要就是確定這個人是否有疾病。
然後就是力量的檢查,透過舉起不同重量的石塊來確定,隨後就是一個障礙測試,攀爬一個高臺。
正個檢查就這三項,非常地簡單,也是大唐兵部招兵的檢測專案,但是楊成對第一個專案進行了改變,那就是在登記的時候不限制身份了。
之前在大唐招兵的時候,只限於有身份戶籍的百姓,對於那些沒有戶籍的奴僕來說,他們是無法從軍的。
所以,楊成的招兵告示明確了這一點之後,很多奴僕都來了,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希望擺脫奴籍的。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希望擺脫奴籍的,因為在這個時代有一些奴隸身份和地位,還有享受的生活都是非常好的。
就想左車殺死的那個李林甫的管家,其實就是李林甫的家奴,但是這個管家的身份和地位在長安城都是沒有人敢招惹的,也沒有人敢把他當做奴僕來看待。
一些權貴和富裕人家買回去的奴僕日子都是非常好的,所以並不是所有奴僕都是希望擺脫奴籍,但是自然還是有很多奴僕希望拜過奴籍的,於是紛紛來應徵了。
同時楊成還在登記的身份牌上加上了一點,那就是特長,楊成非常在意這一點,他需要有一技之長的人,這個特長並不是武藝的高超,楊成的這個特長非常廣泛,只要是對打仗有力的都可以,甚至一些人說自己會釀酒,也被楊成招募了。
同時,楊成還專門成立了一個招兵的臺子,是給郎中準備的,楊成知道戰地救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