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部分

不真切。兩人看著,小聲嘀咕著,汪洋在小本子上畫著。200米外就是敵人,冷槍不時從頭上掠過。警衛人員趴在路基下高梁地和草叢中,緊張地盯視著周圍動諍。

——狗日的,弄得像從黑非洲來的。

正在組織包括汪洋在內的5師老人撰寫5師戰史的石瑛老人,斑白頭髮梳理得光光整整,老人斑挺多的臉上,大概每天都要抹點甚麼“霜”的。只是那“狗日的”之類,與那儒雅神態格格不入,卻與當年的戰地粗獷毫無二致。

當年人稱“打仗政委”的老人,極有個性。

他是鍾偉走後調到5師的。難得和政委和平共處的鐘偉,卻希望與他“搭夥”。他說:我來了,是你說了算?還是我說了算?

英雄惜英雄,卻又一山難容二虎。

走到哪裡都要說了算,和領導也要爭個高低。他說,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但只會說“是”的不是好軍人。官大不是理,官大不過理,誰說的對誰說了算。我就喜歡這樣的部下。好說“不”字的人,很少有窩囊廢。

老人說,要想說了算,就得讓人說“不”,還得君子動口動手又動腳。戰爭是個巨大的綜合體,由各種千差萬別,千變萬化的木質和非木質現象組成的綜合體。敵情我情,敵我雙方從精神到物質的實際狀況,還有天候地理等等,都得心中有數。一片樹林,一條小河,一道坡坎,一座獨立家屋,有時都有重要意義。這些經常是地圖上看不到的,都得注前跑。

東北的仗越打越好,地形看得好是重要一條。凡是能打的部隊和打得好的仗,都少不了這一條。林彪很重視這一條,三下江南時部隊到位置20分鐘就跟你要正面敵情,就是往前邊趕你。

攻堅戰,看地形最重要的是選擇主攻方向和突破口。

攻錦部隊,組成兩個主要突擊集團,一個輔助突擊集團。2縱、3縱、6縱17師和炮縱主力,加坦克團,組成北突擊集團,由韓先楚統一指揮,擔任主要方向的突擊。7縱、9縱和炮縱一部,組成南突擊集團,由鄧華指揮,和北突擊集團南北對攻。8縱加1縱炮團,由東向西,進行輔助攻擊。

瞿文清和呂效榮等老人,認為主要突擊方向選擇不當。

北面是敵人防禦重點工事堅固,主要兵力火器都擺在那裡。這確實不符合林彪再三論述的“主要的突擊應施於敵人戰鬥隊形中最敏感最薄弱與有關要害的地點”(50)。但林彪還有論述:“在特殊情況下,也有直接奪取強點的,例如我們佔壓倒優勢,或者有內應,或者有特殊的火器,可以一個襲擊將敵要害奪取下來。”(53)。

瞿文清和呂效榮等人,是做為攻堅勇士,切身經歷了硬碰硬的突破和縱深戰鬥,看到了大多的血。林彪是做為戰役指揮員,縱橫全域性,並看好北面居高臨下,炮兵陣地好,“以炮兵為主”,“以炮能發揮火力為標準”。(55)。

錦州北30裡左右有處景緻,山石犬牙交錯,奇形怪態,多呈枯樹狀,故曰“丫把石山”(現改為“翠巖山”,名極高雅,卻似不倫不類)。

丫把石山像座屏風,遮擋著西南側不足百戶人家的忙牛屯。小村莊山清水秀,村頭兀立一座殘破的烽火臺,恬雅閒適中,令人遙想旌旗鼓角,遍地狠煙。

“文化大革命”中,丫把石山廟宇被毀,佛像遭劫,出家人掃地出門。忙牛屯卻香火騰騰,成了黑土地上一處朝拜聖地,鼎盛時期每天達幾千人。臨走,必得在當年金寡婦家後院井中,舀壺“聖水”。如今,井臺上的軲轤長滿青苔鐵鏽,井口已被蒿草遮沒了。

範漢傑被俘後送到這裡,吃驚不小,林彪就在這裡呀!?

直到廖耀湘兵團覆滅,“林羅劉”一直在這裡指揮作戰。

像雙城一樣,忙牛屯老人說,直到全國解放後才知道住在這裡的是誰,當時只知道村裡“來了大官”。而在山村老百姓眼裡,一個團長,甚至一個連長,那官就夠大的了。

“守配水池的都是鐵打的漢!”

要在一星期內外攻克錦州,首先要掃清外圍據點。

10月9日,7縱和9縱攻佔城南炮臺山、雙山子、罕王殿山、朝陽堡,將女兒河南岸守軍肅清:10日,8縱攻佔城東大小紫荊山。百官屯,11日攻佔北大營、八家子,一直打到錦州城東關,12日和13日,2縱和3縱在城北攻佔合成燃料廠、團管區、師管區、配水池和大疙瘩,逼近城垣。

城中古塔隱約可見,錦州裸露了。

配水池位於城北約之裡處一個高地上,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