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時候,我都暗自想:如果有一天把凡爾塞宮庭院搞得像是五色大拼盤的設計師,能突然頓悟,而做出深深深幾許的園林;機械文明陶鑄出的人們,能夠知道自然的零亂,實在正是宇宙的齊整與均衡時,人人育物,而不礙物物;人人適己性,而能不礙他人之性,從人定勝天的抱負,增向天人合一的境界時,問題就能解決了!

今早,在院中寫稿,幾隻小鳥站在不遠的枝頭朝著我叫,心喜鳥兒親善,便也與之對唱,卻見引來群鳥,也都在不遠處跳躍悅飛鳴,使我得意萬分。直到有一隻山雀耐不住地衝上離我頭頂不遠的茱荑樹梢;吃那初熟的果子。才發覺自己是擾人進餐的惡客:,只好即刻收起稿本,讓出位子。

且勿怪我為鳥雀所欺,因為人在天地間,本不當獨尊,讓幾分與林木、退些許與鳥獸,身外反得幾分清淨土,胸中反得多少寬敞地!

後院緊鄰著列為鳥類保護區的森林,也便自然擁有了四季不同的鳥囀蟲鳴,或許正因為聽多了輕靈之音;感觸也變得敏銳了起來,而今已經不必用眼睛看,認窗外的聲音,就足以分辨季節和萬物的消長。

譬如早春,情人節之後,雖然還是滿地積雪,鳥兒卻已經在枝頭打情罵俏,我常想,為什麼他們在這麼冷的時候就準備求偶產卵了呢?太低的氣溫不是會影響孵化嗎?但是又想想,或許鳥兒更知夫妻的情趣,小兩口在外面細雪紛飛的日子,擠在樹洞裡,既然不能到外面逍遙,何不順便孵幾個蛋,等到樹梢抽出新綠,泥土也從溶雪中露了頭,正好孩子也出世了。

天生愛操心,每年春天聽見林子裡傳未吱吱喳喳的小鳥叫聲,便覺得看到了醫院育嬰室餵奶時“群嬰亂哭”的景象,偏偏鳥兒又起得奇早,天剛露白,已經“哭”成一團,跟著窗前山茱荑的枯枝上,便傳來鳥媽媽或鳥爸爸的叫聲。使我這個一向晏起的人,忍不住地披衣下樓,到車房裡找大袋的鳥食,先倒入紙盒子裡,再利用紙盒的尖角,轉傾人那像是一棟小房子的喂鳥器,而後提上樓,開啟臥室的兩層窗,忍著近於零度的寒風,將小房子掛在窗別。

由於多次受寒感冒,一家人都曾經糾正我的做法:可是我說:跟那辛苦的鳥父母比起來,我還算輕鬆呢!何況在這麼早春,有一陣沒一陣地下雪,萬物都未發舒,鳥父母怎麼可能找到足夠的食物養孩子呢?我更預測,由於今年早春,我換裝了這個再也讓松鼠佔不到便宜的喂鳥器,保險夏天樹林裡的鳥,會比往年多一倍。

事情沒有多久就應驗了,仲春才過,早上幾乎已經無法安枕,因為“劉氏鳥餐廳”的生意興隆,大排長龍。

鳥兒的家庭,原來跟人類是差不多的。人們開車帶孩子去吃漢堡,鳥父母也是把孩子一齊帶到我的餐廳來。

麻雀夫婦的孩子最多,共5名,整排緊緊地靠著,站在山茱萸的橫枝上等待,大鳥並非直接到我放的食盒取餐後飛回小鳥身邊,而是銜到轂子之後,先飛到別的枝頭或地面,將殼子轂子嚼碎,再轉去餵食。

那些鳥兄弟姐妹,都生得一個樣子,飛羽未長全,渾身毛絨絨的,一對翅膀無力地垂向兩側,胸腹由於腿的力量不足,所以直接貼在樹枝上,或許天生為了吃,嘴巴都長得奇大,虛撲著雙翼,高聲吱吱喳喳叫著,來吸引父母的注意。

不知道是不是鳥也跟人一樣偏心,對於那比較不知道撤嬌的孩子,大鳥常會忽略,所幸食物多,別的小鳥吃飽了,不再積極地求食,那被冷落多時的,才獲得機會,由這一點,我更認為自己是做了許多功德,想想,要不是我這劉氏鳥餐廳的設立,不知有多少弱小,會在出生不久被淘汰。

當然孩子少的鳥家庭,小鳥能獲得較多的照顧,像是三個小孩,尖嘴黑頭頂的小山雀(chickadee);兩個小孩,黑眼圈、灰身子的白頰鳥(Titmouse),和只有一個小孩的紅雀大主教(Cardinal),很顯然地看出孩子愈少,父母愈輕鬆。尤其是“大主教”,夫妻二鳥總是一個站在遠處守望站崗,一個吃轂子餵食,表現了極好的家庭分工。

鳥幾天生才具也不同,大嘴的鳥可以輕鬆地吃核果、小嘴專吃昆蟲的鳥,在這無蟲的早春,只好改變食譜。聰明的小山雀chickadee,由於味小得可憐,又專愛挑向日葵子,所以自己發明了方法,先用兩隻腳踩住葵花子,再啄開外殼,一口口慢慢品味。

至於斑鳩,總見不到它們的孩子;想必是夫妻二鳥,自己先到餐廳享用。然後再叫上一包外賣,帶給家中的小孩。這種反吐或製造出鴿乳式的餵食法,在許多小鳥身上似乎也可以見到,常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