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雲寒不動,殘歲轉蕭條。天氣愈發寒冷,年關將近,臘月初八如約而至。 對於白家來說,臘八節是個應該重視的節日,白家早早地就為它做起了準備,買來了熬臘八粥所需的雜糧,就等著這天熬臘八粥了。 臘八節是北方節日,白家從北方來桃花村定居,雖說入鄉應該隨俗,但卻也沒有徹底遺忘祖上的習俗,每當臘月初八這天,都會熬上一鍋臘八粥,分與全家人食用。 但臘八節的習俗也是精簡了許多,如今只是熬臘八粥而已,祭祀什麼的都略過了。所以,在白家孩子們眼中,臘八節就是喝一碗熱乎乎香噴噴的臘八粥,因此大家對於臘八節都充滿期待。 寒天臘月,地裡沒什麼農活,大家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為年節做準備。 一大早,白家眾人就起來了。 “天好冷啊。”白明萱剛出房門,就感受到了冬天早晨的寒意,哈了口氣搓搓手,打了個哆嗦。 “這天越來越冷了,今年恐怕要下雪。”白老孃望了望天,推了她一把,“快去廚房,廚房暖和。” 廚房,王氏和陶氏兩人正清洗鍋灶,為熬粥作準備。白家的廚房不算大,也就一個火塘,一個爐灶,應付一家人吃飯足夠。冬日裡,眾人圍坐在裡面取暖,擠擠挨挨,熱熱鬧鬧。 白明萱走進廚房,王氏見女兒進來,忙搬了個凳子來,放在火塘前,把她拉過去,“來,坐這,這邊暖和。” “嗯嗯。”白明萱連忙坐過去,伸出冰涼的雙手,張開靠近火,讓橘紅色的火焰溫暖雙手。 不一會,白明薇幾人也都耐不住冷,進來烤火。幾人團團圍坐在火塘前,汲取溫暖。火堆架子上燒著一鍋熱水,冒出氤氳的熱氣,給廚房添了一分暖意。 外面白老孃拿來一個大木盆,解開布袋,“嘩啦啦”把熬粥的雜糧通通倒進去,仔細把一些爛的壞的挑出來,然後舀了半盆井水,趁著剛打來井水的溫暖清洗起來。 白老孃熬臘八粥用的食材不算多,也就大米,糯米,小米,紅豆,花生等常見的雜糧,大多是自家種的。雖說食材簡單,但對於白家人來說卻算得上是美味了。 食材洗淨,倒水,白老孃端起盆子進了廚房。廚房裡灶上正好燒起了火,把木盆一傾,裡面的食材大部分倒進了鍋裡,她又用手把盆子裡剩下的掏出來,然後加了半鍋水,叮囑兩人看好火候。 柴火盡情燃燒,經過時間與溫度的加工,鍋裡慢慢冒出熱氣。 半個時辰後,白老孃開啟鍋蓋,加入一塊黃糖,蓋上蓋子,繼續煮了一刻鐘,再開啟,用大勺子攪動幾圈,一鍋臘八粥就煮好了。 白家眾人早已準備好碗筷,就等著開吃了。 一人一碗,香噴噴的臘八粥舀進碗裡,食材五顏六色,粥水隱隱透出金黃的糖色,粘稠得恰到好處。糧食的濃香與黃糖的甜香融合在一起,形成一股讓人無法拒絕的食物氣息。 舀一口粥吹一吹,送進嘴裡,口腔被軟糯甜香包裹住。幾口粥下去,好像整個人都暖和起來。 沒有人說話,大家都一口接一口地吃了起來。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節之後,年關將至,所有人都為過年做著準備。 灑掃除塵,祭拜灶神,換洗衣物,準備食材。 很快就到了除夕。 白明誠也已經放假回來,全家大大小小都在為過年做著準備。不管生活多困苦,過年還是值得期待的。 白家雖不富裕,過年的食材還是拿的出來。幾樣素菜,全是自家種的,幾樣葷菜,也都沒花什麼錢。甜香的老南瓜,新鮮的絲瓜,脆嫩的白菜,晴天的蘿蔔,還有年前家裡熏製的臘肉,拿白菜跟同村人換來的草魚,家裡的雞也殺了一隻。 經過白家三個女人的巧手烹製,一桌豐盛的年夜飯擺上了桌。 冬日白天短,一桌飯菜擺好已經到了傍晚,就等著眾人上桌了。 不過再這之前,還有一件事要做——放爆竹。 現在,硝石製作的鞭炮已經不少,但不富裕的白家採用的還是更傳統的辦法:陶盆燒火,把竹子放進去燃燒。 “噼裡啪啦——”竹子突然響起來。 “啊!”白明薇和白明信嚇了一跳,連忙躲到大人後面。 “哈哈哈哈哈哈——”大家見了忍俊不禁。 此時,桃花村裡爆竹聲此起彼伏,為平日相對寧靜的村子增添了幾分熱鬧。 接著又舉行了簡單的祭祖儀式,眾人這才接連入座。 菜很豐盛,飯也不錯,不再是雜糧粥和紅薯,而是雜糧米飯,比不上大米飯,卻也是十分豐盛了。 白明萱捧著碗,環視一圈,見大家臉上都喜氣洋洋,為這頓年夜飯而喜悅。 “過年了,都多吃點。”白老爹佈滿皺紋的臉笑成一朵菊花,看著滿堂兒孫笑得滿足,“白家要一年比一年好!” “爹說的是,我們白家的好日子還在後頭呢,等以後明誠考中狀元,白家就是狀元之家了。芝麻開花節節高!”白二笑嘻嘻地舉起酒杯,“爹,兒子敬你一杯。”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