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中午,實驗樓高中物理實驗室。
橡樹文學社二十五名成員都集中在這裡,要對《橡樹》創刊號進行終審。
除了汪灩和楊子建,剩下二十三人分成五組,互相傳閱、朗讀、校對。場面緊張而融洽,體現了這是一個團結的、高效的編輯團隊。
因為第一期創刊號只屬於他們,是他們共同孕育的“孩子”,所以倍加珍惜小心。
天氣已經變涼,所有同學都穿起了夾克式校服秋裝,室內顯得“秋風颯颯”。
汪灩身為社長,反而是最清閒的一個,她甩著蓬鬆的大馬尾,校服袖子捲到小臂,好像一副幹大事的樣子,卻獨自坐在講臺的座位上,翹著二郞腿,津津有味地看著今天的《南劍日報》,特別細細品味楊子建的散文《月下古井》。
“非常唯美、憂傷,讓人感動,這是你一貫的風格。”她嘆道,“子建,你知道嗎,一中的同學們已經給你起了好幾個綽號,比如‘感傷的子建’、‘現代柳永’等等。”
楊子建就坐在第一桌,與汪灩面對面,他理所當然道:“凡是古典,必然憂傷,悲劇才是永恆的。”他附和一聲,繼續仔細稽核《橡樹》第一期的排版。
所謂排版,就是在16開的紙上,畫出一個個空框,框內寫上文章的名字與字數,這字數包括空格和段落,空框得剛好容下文章,另外還有一些小插圖進行點綴。
八張紙十六頁,他完整的看了一遍,不禁點頭認同,排版一直是由張怡敏在做,這個有點胖的女孩不愧為語文科代表,作文第一不說,在第五中學讀初中的時候,她就參與過校刊的編輯,那也是鉛印的,因此對排版很有經驗。
汪灩探過頭問道:“子建,我聽說楚女編輯送你一套西裝和皮鞋,全新的,她對你可真好啊!”
楊子建道:“學姐關心學弟嘛!”
汪灩冷笑道:“二十二歲的學姐?那她的學弟學妹可就多了去了,沒有一萬也有八千,每人送一套,那她還不得破產?”
楊子建用排版紙拍了她的腦袋一下道:“喂,別思想亂想了,那套西裝是楚女的弟弟穿剩下不要的,算是捐獻給中西部貧困少年。”然後將排版紙扔給他道,“這排版沒問題,只要校對好了,下午就交給印刷廠,爭取下週一印出來,才一百二十份而已。”
汪灩抓住排版紙,翻了幾下,點頭道:“我早就和印刷廠的編排室主任談好了,明天他就可以安排工人排好鉛字,實際上印刷很快,後天就能印出來。”
楊子建道:“那好。明天我要和張怡敏去三中的參加‘我愛南劍’作文競賽,你和錢麗、林逸帶著幾個細心的社員,在明天下午去印刷廠編排室監督他們,不要鬆懈,同時,買一些水果去送人,校印刷廠是出名的拖拉,對那些編排室的大叔大嬸們,你們嘴巴要甜一點知道嗎?”
“放心吧,我從小就知道怎麼對付萬惡的官僚主義。”汪灩得意的揚頭,然後,有些不甘心道,“為什麼你和阿敏能參加比賽,我這個文學社的大社長卻沒有這個機會?”
張怡敏這時把校對稿收集起來,走過來道:“全校45個班級,只有16名代表,平均三個班只有一個人,我們班是最多的,佔了兩個,這還是因為楊子建名氣大,不然其它班級的班主任早就造反了。”
楊子建翻了一遍校對稿,三十篇散文、南塘鎮採風作品十一件,校園小品九件,另外就是各類讀後感、記敘文、抒情散文十件,另有十首詩歌,詩歌其實只佔一頁多點,不到十分之一,這是因為楊子建故意採用行數少的詩歌,並刪了不少字。
封面的指導老師兩名:林可純和崔攸,主編兩名:楊子建和汪豔,責編五名,通訊組的張怡敏、錢麗、林逸、孟雲等五人,其餘社員都是編委——符合學校的作風,人人都是文學社的小幹部。
“編者按”是楊子建寫的,非常“雞湯”,相信無論是老師還是校友讀了都要掉眼淚,就是學生讀了,對學校的“熱愛值”也會瞬間增加10個百分點。
完成社刊的最後稽核,大家浩浩蕩蕩地“護送”著稿件和排版紙,交給了校辦小印刷廠的編排室。
下午,第一節是地理課。
叮鈴鈴——
校長辦劉主任、語文組組長莊老師突然衝進來。
劉主任手上拿著一疊厚厚的報紙,面色欣喜道:“楊子建,你出來一下!”
杜老師後腳走進了教室,見他們干擾自己上課,立即不悅地指責道:“有什麼事難道不能下課再說嗎,我還要上課呢,劉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