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之道,總以‘柔順’二字為最重要。男子氣性,剛強的多;女子氣性,假使也剛起來,那就不好,夫婦之間不可能事事都能同心協力,遇到這種情況,為妻的總要見機退讓。”完婚之後,舜帶著兩個妻子回見父母,想不到遭到父母的拒絕,而他那後母生的弟弟象見到兩位嫂子的絕色姿容,竟起了不軌的心思。

娥皇、女英嫁給舜之後,過起了艱苦的生活。

象念著兩位嫂子的美貌,常乘舜不在家的時候找嫂子閒談,希望用吊膀子的方法來勾引嫂子,娥皇、女英是聰明人,但不敢得罪他,怕他在父母面前說舜的壞話,越是如此象便越是有心,竟覺得只有殺死舜,才可將嫂子搶到手。象透過母親叫舜去修房子,去疏通井,然後放火燒屋,用泥土封井,妄圖把舜燒死,把舜封在井中悶死。每次娥皇、女英都通力合作把舜救了出來,舜總是不記前嫌。

在這一系列的事情中,堯對舜更加欣賞,終於堯把舜召到京城,開始委舜重任,舜大舉推薦人才,舜於是“賓於四門,納於大麓,烈火風雷不迷,虎狼腹蛇不害。”於是堯死後,舜即位為天子,定都於蒲阪。

舜勤政愛民,為加強中央與各地的聯絡,他規定各部落君長每五年前來蒲阪朝見天子一次,而每五年天子也照例前往全國各地巡狩一次,每次除了大臣隨扈以外,蛾皇與女英都隨行照顧他的起居,三人同行,恩愛非常,舜左右逢源,二女雨露均霑。這年盛夏來到洞庭湖,因天氣太熱,娥皇、女英就留在洞庭湖中的君山,舜繼續南巡。

這晚,女英忽然夢到了舜帝,不象個天子模樣,坐著一輛瑤車,有霓施、羽蓋擁護著,自天空降下來,對她說,自己已經不在人世,大家不要悲傷,人生在世,總有一日分散的,並說自己在天上是“上理紫微,下鎮衡嶽。”女英醒來,非常焦灼,惦念舜帝,急急告訴娥皇,娥皇口中雖說“妖夢是不足為憑,只怕你平日掛念極了,做的是心記夢,你放心吧。”但內心也十分焦灼。不久,果然傳來了舜死在蒼梧山的訊息,還帶來了舜帝給娥皇、女英的遺囑:“汝戒之哉!形莫若緣,情莫若率。緣則不離,率則不勞。不離不勞,則不求文以待形。不求文以待形,固不待物。”

聽到噩耗,覺得一切希望都已不存在了,那麼多年的艱苦奮鬥,那麼多年的恩愛相親,都一去不復返了。娥皇、女英渾身哆嗦,哭了好幾回,身心受著火一般的煎熬。娥皇、女英一天比一天悲傷,健康也受了損害,眼淚漸漸地哭幹了,一滴一滴的鮮血從眼中流出來。這晚濃霧漸漸地把整個君山罩住,天空中閃電一道急過一道,雲越積越厚,天空好象要倒扣下來,突然間狂風捲著暴雨呼嘯而來,洞庭湖掀起層層巨浪,都似乎要把岳陽城撼倒。娥皇、女英一片至誠的思念、悲痛終於感動了上天,天神將她們流出的眼淚,流出的血淚都一點點收集起來,現在都把它們灑在洞庭湖君山的翠竹上。在這狂風暴雨中,蛾皇與女英突然間頭腦是那樣地清醒。突然間明白好象舜正在召喚著她們,兩人都好好地修飾打扮了一番,就象是迎接遠行歸來的舜一樣,攜手投入洞庭湖中。頓時風停雨住,波瀾不驚,君山上那叢叢翠竹都浸染上斑斑點點的淚跡,成了二妃對舜帝一片至情的象徵。半個月之後,娥皇、女英的屍體浮出水面,當地人懷著敬畏的心情將她們葬在君山,並立湘夫人廟來紀念她們。至今君山上還有二妃墓,墓旁斑竹叢生,青翠欲滴,令人暇想不已。李淑曾的《斑竹怨》詩寫道:二妃昔追帝,南奔湘水間;有淚灑湘竹,至今湘竹斑。

雲深九疑廟,日落蒼梧山;餘恨在湘水,滔滔去不還。

毛澤東在弔唁他的愛妻楊開慧時寫道:九疑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群;班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

九疑山就是舜死的地方蒼梧山,在今天湖南寧遠縣。《水經注》載:“九疑山盤基蒼梧之野,峰秀數郡之間,羅若九峰,各導一溪,蛐壑縱橫,異嶺同勢,遊者異焉,故曰九疑山。山南有舜廟。山共有九座峰頭,即舜源、朱明、石城、娥皇、女英、蕭韶、桂林,其中舜源又叫華蓋,最高。”

據湘中友人說,一般鄉人不太瞭解蛾皇與女英的來歷,甚至訛傳為天帝的二女,因犯過失而嫡降塵寰成為“湘水之神”。舟人拜她們可保航行安全;仕女拜她的,可增美豔與聰穎。就象閩浙一帶居民膜拜聖女媽祖一樣歷歷大爽。

據傳,秦始皇南遊洞庭,遇大風,有人告訴始皇,這是湘夫人發怒所至,始皇問湘夫人是何方神聖,侍臣答稱是舜的二妃。秦始皇也是個不可一世的人物,他就因認為自己的功勞超過了歷史上的三皇五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