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取楚國對魏國的承認與支援說白了,齊國已經被他視為籠絡楚國的犧牲品。
這個時候與齊國化解干戈,又因此與楚國出現裂痕,這對於魏國而言毫無利益。
當日,趙潤、趙昭兄弟二人在鳳儀宮的偏殿內聊了許久許久,最終,趙潤並未能說服趙昭留在大梁,而趙昭,也未能說服趙潤改變對待齊國的外交態度。
但透過這次的交談,他們彼此間也明白了對方的為難之處。
在最後的最後,趙潤神色複雜地對趙昭說道:“六哥此去齊國,無異於飛蛾撲火,在我看來,齊國註定無法抗拒楚國……縱使此次齊國可以苟延殘喘,但下次呢?”
他倒是不擔心日後楚軍打敗齊國後,那些楚軍兵將會對他這位六哥做什麼,畢竟,哪怕是看在他趙潤的面子上,楚城君熊拓也會善待趙昭與他家眷,趙弘潤最擔心的,莫過於這位六哥很有可能在齊國覆亡時做出什麼不理智的舉動雖然趙潤內心並不希望楚國吞併齊國,但魏齊兩地相隔千餘里,他也不可能時時刻刻關注著齊楚兩國的戰事不是?
然而趙昭卻頗有信心地說道:“只要大魏不介入齊楚之爭,齊國未見得就會敗亡於楚國之手……”
“靠那些技擊之士?”趙弘潤撇嘴哂笑道。
“非也!”
趙昭搖了搖頭,正色說道:“正如賢弟所言,技擊之士終歸是外力,想要抗拒楚國,終究還得憑藉齊國自身。……事實上在我看來,此次戰事的失利,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就像弘潤你說的,以往的齊人,過於自負,自認為齊國仍然是岳父尚在時的那個齊國……此次失利,正好叫齊人痛定思痛,拋棄曾經那些榮譽,正視眼前的危難……”
看著趙昭離去的背影,趙弘潤悵然嘆了口氣。
能做的,他都已經做了,就差將趙昭這位六哥軟禁起來,可即便如此,依舊無法阻止趙昭返回齊國。
不得不說,那年趙昭攜妻室姬回訪魏國,當時趙弘潤在大梁城外十里亭為其送別時的預測是非常準確的:此番離去,這位六哥他一輩子恐怕都無法再返回魏國了。
次日,在趙潤的默許下,趙昭帶著妻妾姬、田菀,帶著兒女趙梁兄妹以及母親烏貴嬪,踏上了返回齊國的旅途。
當時,僅有寥寥數人趕來送別,比如趙昭的摯友何昕賢、以及如今在吏部就職的前吏部尚書賀枚的孫子賀崧等等,皆是當年雅風詩會的老友。
除此之外,就只有宗府宗正趙元儼的長子趙弘。
在見到趙昭時,趙弘的表情頗有些尷尬,吞吞吐吐地說道:“弘昭,家父對你的決定極為氣憤,盛怒之下還說要將你在宗譜中除名……你就真的不能留下來麼?”
“二伯那樣說的嗎?”
趙昭忍不住苦笑起來。
不過他也能理解,畢竟他二伯趙元儼,那是一位非常看重趙氏一族以及國家的長輩,自然無法理解他趙昭棄魏國與趙氏一族,前往投奔齊國的行為這位二伯能忍住不派宗衛羽林郎將其抓捕,關到宗府的靜慮室作為懲戒,這已經是高抬貴手了。
苦笑著搖了搖頭,趙昭抬頭看向大梁方向。
彷彿是猜到了趙昭的心思,何昕賢在旁小聲說道:“賢弟是在等陛下麼?依我看,陛下這回恐怕是不會來相送了……”
從旁,賀崧也撇撇嘴說道:“哪有大魏之君相送齊國之臣的道理?”
看得出來,他對趙昭的決定亦頗為不滿。
然而就在此時,忽聽一陣馬蹄之響,眾人定睛一瞧,原來是禁衛軍將領穆青領著一隊禁衛軍匆匆而來。
不會是那位陛下改變主意,欲將趙昭抓捕回去吧?
在眾人猜測之際,只見穆青翻身下馬,從懷中取出一份絹帛遞給趙昭。
趙昭攤開一看,卻見上面只寫著祝齊相一路順風幾個字。
祝齊相……麼?
趙昭搖搖頭自嘲一笑,拱手向諸人告別。
他知道,待今日之後,曾經的兄弟倆,或就將成為敵人。
但他並不後悔,既然當年岳父臨終託孤於他,那麼,他就絕對不能坐視這個國家被楚國所覆滅。
為此,他願意再次做出犧牲。
第141章:興安二年【二合一】
六哥趙昭的離去,固然讓趙弘潤感到非常失望,但其實日子卻依舊照樣過。
興安二年的四月至六月,魏國境內各郡增設了今年的恩科,這次考舉,乃是由禮部右侍郎何昱主持,又一次為魏國提供了許許多多的年輕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