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車輪邁進1980年大門的時候,董潔剛滿三歲。
十一屆三中全會帶來了改革開放的春風,計劃經濟體制開始被觸動,國家下定決心,大力發展經濟,把人民的生活水平搞上去,全國上下一片欣欣向榮,形勢大好。
山裡交通不便,資訊閉塞,唯一能體現三中全會改革開放意思的,就是廢除了生產隊大鍋飯,土地承包到各家各戶。
大山和董潔年齡都是個位數,李奶奶上了年紀,最近這一年來,手腳越發有些不靈便,家裡沒有壯勞力。山裡不缺土地,只是一塊塊零散的分佈在大山各處,大多數地方因為地勢較高,澆不上水,只能看天吃飯,就是好年景,產量也不高。但山裡人實在,人情味兒濃,照顧給他們的地離家近,也算是比較平整的好地。春耕秋收的時候,鄰居會來幫忙,地裡出產不多,僅僅可以勉強裹腹。天天吃粥的日子,偶爾炒盤野菜都是難得的美味了,菜裡更是少見油星。董潔實在是食不下咽,每每見小哥哥大口大口吃的香甜,心裡總是酸酸的難受。
董潔上輩子好吃,有一手好廚藝,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她總是處於飢餓狀態,每每攬鏡自照,只能對鏡中面黃肌肉的自己無奈的皺眉。有時候她會恐懼,害怕自己會突然間夭折。嬰兒時期被棄山野的經歷,造成先天體虛,後天又沒有條件供給足夠的營養,這個身體的底子太差,她總是生病。掐指算算,一年中,總有大半日子,她都在病中度過,剩下的時間,也常喝像加了一斤黃連般的苦藥以做預防。
苦中作樂是人的本性,畢竟,笑著過是一天,哭著過也是一天,她當然選擇前者。
雖然心態上更傾向於成年人,少了幾分天真和幼稚,她還是經常動用妹妹的權利,拉著大山做遊戲。重溫童年的一切,有種懷念的感覺充盈心頭,她願意,把童年的一切一步一個腳印再走一遍。捉迷藏,過家家,用掃帚捕捉晚霞下的紅蜻蜒,猜拳定輸贏,贏的人向前跳一步,捧一堆土,輪流扒去一些,看誰最後扒倒木棍,用小石頭下五子棋。用紙片剪成圓形,寫上象獅豹虎狗貓鼠做紙牌玩,泥地上畫棋譜下跳棋想著的是提高大山動腦能力,腦筋急轉彎的問答希望能啟發他思考問題多角度的靈活性。
清貧的日子,有清貧的快樂。
雖然條件有限,吃不好穿不暖,奶奶和哥哥都給了她儘可能多的愛。大山更像個小大人,雖然只有九歲,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加上他做了哥哥,更是自學的處處留心,有點吃的東西,都要先緊著她吃好吃飽。每當他笑著說自己已經吃過或者不餓的時候,董潔一顆心都有又酸又疼的感覺。她認真對哥哥也是對自己發誓:“總有一天,我要讓奶奶和哥哥過上好日子,每天都有吃不完的好東西!”
第六章 子欲養而親不在
李奶奶這兩天臉色很不好,問她,只說累著了。大山也沒辦法,只好攬下所有的活,儘量讓奶奶歇著。
一大早,做好飯,服侍奶奶在床上躺好,大山帶著董潔就上山了。
已經不是第一次上山了,只要身體條件允許,董潔都會和大山一起去採藥。山裡空氣好,再者爬山對身體也是種鍛鍊,窩在屋子裡對身體可沒多大好處。
帶上點乾糧,經常一出去就是一天,採藥,順便弄點野菜,摘點山果啥的。
除非碰到溝呀坎呀,得靠大山背過去外,董潔儘量自己趕路,速度自然快不起來。左右也是無事,時間充沛的很,兄妹倆漸漸也習慣了。
今天收穫不錯,小溪邊,大山用藥蔞網了幾條小魚。就著山泉水擇洗乾淨,折一條嫩樹枝串上,想著晚上有香香的魚湯可喝,回家的路上,兩人情緒都很高。
進了村子,轉過兩個小山坎,就到家了。
家門大大敞開,一陣喧譁聲大老遠就傳了過來。兩個疑惑的看了看彼此,奶奶?
大山加快腳步,連藥蔞都沒來得及放下,一頭撞了進去。
李奶奶躺在炕上,靜靜的閉著眼睛。屋子正中,一盆炭火燒得正旺,一個披紅掛綠,臉上塗了油彩打扮奇怪的人,手舞足蹈抽風似的圍著火盆轉圈,嘴裡一邊亂七八糟的大叫大嚷。村裡的幾個老人三三兩兩站在一邊。
“我奶奶怎麼了?”
大山的聲音不覺帶上了哭腔,他撲到奶奶身邊,抖著手去摸李奶奶額頭,用另一手食指去探她的鼻息。
斷斷續續的鼻息,極其微弱,好半天大山才感覺到它的存在。眼淚涮的就流下來了。
董潔進門時,就見大山趴在奶奶身邊抹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