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9部分

局局丞王甫望了一眼這位久居深宮的肅王殿下,苦笑著說道:“那是內造局專門提供給皇宮內的貢燭。”

王甫一句話就宣判了趙弘潤打算用蜜蠟取代動物油脂的想法:用蜜蠟取代油脂所制的蠟燭出售給民間?以什麼價格呢?賣貴了,一般百姓根本負擔不起。從而使得這種蠟燭有價無市;而若賣地便宜,那冶造局鐵定要虧地吐血。

“就沒有什麼能代替油脂的麼?成本不要向蜜蠟這麼離譜的。”趙弘潤有些無奈地問道。

聽聞此言,王甫想了想,說道:“巴國有一種樹,樹上寄居著許多白色的蟲子,叫做白蠟蟲,收割季節時,將其連片割下。稍微加熱,便能得到白色蠟油。凝固後便是白蠟,去年肅王殿下在監督科試會場時,請我冶造局所制的那批白蠟,包括會試場上那些白蠟,皆是那些白蠟蟲所分泌的蠟油。”

趙弘潤聞言一愣,皺眉問道:“那這種樹在我大魏……”

王甫搖了搖頭。苦笑說道:“那些樹被巴人們視為寶樹,巴人們還希望從我大魏這邊源源不斷地賺取利益,怎麼可能教我魏人如何培育呢?只能透過交易。”

“交易?”

“對!我大魏有專門與巴國進行交易的商隊,將一些我大魏缺少的物資運到大魏,比如殿下你身上這件錦袍。便是由蜀地的錦緞所制,我大魏雖然也有紡絲工藝,但比不過巴國之地的人。”

專門負責與巴國交易的商隊……

趙弘潤咂了咂嘴,因為不出意外的話,似這種利益回報極為豐厚的商隊,必定是由大魏國內一些名門豪族所把持的,甚至於,或許姬氏中人也參與其中,隨便想想都曉得必定是一個龐大的利益鏈。

“巴人想要什麼?”趙弘潤問道。

只見王甫捋了捋鬍鬚,壓低聲音說道:“黃金!……確切地說,是用金子打造的首飾、器皿,這種金器在巴國是尊貴的象徵,但凡有權有勢的巴人,都恨不得身上戴滿金器。”

……

趙弘潤詫異地望了一眼王甫,畢竟據他判斷,巴黔蜀之地不會缺少金礦,再怎麼樣不會比大魏境內的金礦少,可為何巴人卻要從大魏這邊交易金器?

想來想去,趙弘潤唯有想到一個可能:可能巴黔蜀之地的金礦埋藏地較深,因此,巴人們根本不曉得他們腳底下其實踩著許許多多的金礦。

這倒是個好訊息,畢竟巴人只要一日還未發覺到他們腳底下的金礦,就意味著大魏的金器在那些國家依舊具有價值,可以換取到更多的東西。

可問題在於,大魏的金礦產量也並不多,並且,用這種不可再生的礦產,哪怕只是在趙弘潤看來華而不實的金子,用換取白蠟、蠶絲這種可源源不斷生產的輕工藝品,趙弘潤怎麼想都覺得有些吃虧。

更何況,用這種純外來進口的白蠟製作蠟燭,成本根本不可能低到哪裡去,一個不好,就變成替巴人打工了。

想了想去,趙弘潤還是決定用油脂作為生產蠟燭的原料:氣味難聞就難聞吧,至少日後還可以控制成本不是嗎?

不過對於巴國那種寄生有白蠟蟲的所謂寶樹,趙弘潤亦記在心裡。

畢竟,石蠟(分解石油所得)以目前大魏的工藝根本無從獲得,因此,白蠟勢必會成為蠟燭的主要原料,這就意味著,趙弘潤有朝一日勢必會用白蠟徹底取代動物的油脂,如此一來,巴國的白蠟樹與白蠟蟲。就成為了他勢必要奪取的東西。

而針對此事,搶並不是一個好辦法,畢竟巴人有可能本著我無法擁有你也得不到的破罐破摔心理,直接將那些樹木給毀了,那趙弘潤恐怕就要傻眼了。

畢竟培養一棵樹,最起碼也要十年光景。而他趙弘潤又有幾個十年?

因此可以的話,趙弘潤還是傾向於用和平手段獲取那些東西。

至於萬一得不到,那就只能老老實實地用動物油脂製作蠟燭了。

不得不說,冶造局的工匠們的確是工藝精湛,儘管他們對製作蠟燭也沒有多少經驗,但是多少有些觸類旁通的意思,他們將從市集買來的大量的豬的油脂,倒入一口大鍋內,煎出油脂。過濾掉表層的雜質,隨後摻入些松脂與另外一些趙弘潤叫不出名字來的粉末。

最後的最後,便是按照趙弘潤所要求的,加入了些鹽巴,隨後繼續攪拌均勻。

而在此之後,將其倒入一個個早已事先準備好的模具中。

只見那些模具,皆是半圓狀的凹陷。

在這些模具內的燭油尚且冷卻之前,冶造局的工匠們又將事先準備的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