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1部分

千艘,順流東下,與展決戰,

張獻忠裝滿金銀財寶的船隊竟達到了數千艘,從成都啟程,沿錦江行至彭山_縣江口境內時,遭到楊展部隊的伏擊,幾乎全軍覆滅。

而那一千多艘載滿金銀財寶的木船便沉沒在彭山_縣江口境內的水域中。

因而,根據史料記載,張獻忠的寶藏去向有二:

其一便是張獻忠在撤出成都前,便將所有金銀財寶埋入錦江底,或是投入江中,不願讓他人佔得。

其二:便是張獻忠將所有金銀財寶裝進了一千多艘木船裡,從水路出發,卻遇上了楊展埋伏,財寶隨木船盡數沉入彭山江口境內的水域。

從明末到清朝,從清朝到民國,從民國到今天,三百六十多年來,

為了尋得張獻忠這筆金山銀海去向之謎,天下各路人馬相時循機,群起而動。

在傳說中,張獻忠將搜刮來的金銀財寶藏在成都附近某地,以石牛和石鼓作為暗記。

為了得到這筆寶藏,明朝殘餘勢力、官僚地主武裝、地方軍閥、農民義軍、清王朝、外國傳教士、袁世凱、二戰時美國的梅樂斯上將、

蔣介/石、日本侵略者,包括江湖各路三教九流門派都曾興師動眾,不惜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前來尋寶,卻都無一所獲,失望而歸。

“但也有後世人根據史料,推論張獻忠的這些寶藏並非沒有人得到過。”滔滔不絕說到這裡,楊坤頓了頓,

“而且,真正的歷史總比史書上寫得更精彩!也許,沒有人知道,我們楊家後人,卻是真正的和張獻忠寶藏有不解之緣的人。”(未完待續。)

第239章 一個原因

“據傳最早得到張獻忠寶藏的人便是楊展——那場發生在江口之戰的將領。此戰差些讓張獻忠全軍覆沒,以楊展大勝而終。”楊坤娓娓而言,

“基於此,後人猜疑,張獻忠江口沉銀被楊展所獲。清人費密在《荒書》中的記載,楊展起初並不知道沉船中藏為何物。

“後來,一個漁民將其打撈上來,數萬兩金銀才盡歸楊展所有。”

據楊坤所說,清人沈荀蔚所著史書《蜀難敘略》載,當年張獻忠江口戰役大敗而焚舟之時,一位倖存船伕投奔楊展,據實相告。

楊展於是針對木筒特點,命部下用長槍在江中打撈,一旦發現木筒,便將其釘住、拖出,得到了這批寶藏。

楊展是蜀地樂山人,在整個巴蜀因戰亂饑荒嚴重之時,唯有樂山富庶穩定,時人在稱讚楊展時也說“蜀為賴之”。

後人因此推測,楊展正是靠著打撈上來的飛來橫財,才做到這一點。

可讓後人懷疑的是,即便楊展得到了張獻忠的寶藏,也不可能是全部。因為楊展在張獻忠死後兩年也戰死疆場,

短短兩年內,他怎麼可能花完張獻忠數千萬兩黃金白銀?關鍵是,絕無史料記載有人從楊展府邸和軍營得到大量財寶。

又據《蜀難紀實》載,張獻忠一千多艘木船裡的金銀財寶沉入了彭山江口境內的水域後,

“累億萬,載盈百艘”,那些滿載金銀珠寶的沉船堵塞了江道,水流改道,水漫田埂。

根據這一記載。彭山_縣境也先後出現過與成都“錦江淘銀”類似的掘寶事件,但前赴後繼的尋寶者所發現的金銀只是零零星星,少之又少。

那麼張獻忠這一筆金銀財寶到底流落到哪裡了呢?

《彭山_縣誌》載:乾隆五十九年冬,漁者於江口河中獲刀鞘一具,轉報總督孫士毅,派員赴江口打撈數日。獲銀萬兩並珠寶玉器等物。

實際上,在張獻忠的船隊沉沒後不久,清王朝就組織過大規模打撈行動,部分沉銀被打撈起來充實了國庫。

但根據後世多方考證,清廷所打撈出的這些金銀只是張獻忠寶藏中極少的一部分。

到清末,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為解決朝廷的財政困難,清翰林院編修陳泰初舊事重提,

呈請尋找這筆財寶。並說曾親眼看到彭山、眉山等地居民撈到遺棄的銀子。

捉襟見肘的咸豐皇帝於是命令成都將軍裕瑞“悉心訪察,設法撈掘,酌量籌辦”,最終卻一無所獲。

“你說的這些,都是明清兩朝各方人馬和勢力在尋寶,但他們找了幾百年都沒有找到,這對我們來說沒任何意義。”厲凌聽到這裡插了一句,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找到三張藏寶圖,這和你說的這些霧裡看花水中望月的史實又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