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潤,以及其麾下五千商水遊馬這支當時徹底顛覆世人對騎兵印象的重騎兵。
詭計拼不過魏公子潤,硬仗也拼不過魏公子潤麾下的鄢陵軍、商水軍與遊馬重騎,於是暴鳶就被打懵了,從而開始了連戰連敗的悲催命運。
而事實上在此之前,在魏公子潤還未抵達北疆戰場的時候,暴鳶那可是韓**隊進攻魏國的主要發起者之一,就連魏國的名帥南梁王趙元佐與其麾下龐煥、蒙濼等猛將,嚴格來說也並沒有在戰場上擊敗暴鳶當時暴鳶駐守的天門關,南梁王趙元佐打了大半年都沒有打下來。
因此客觀來說,暴鳶稱得上是一位優秀的將領,只是他當時面對的敵人太可怕了,因此才難免顯得有些配不上北原十豪的稱呼,可事實上他並不平庸。
“貴國願意將練兵之法,傾囊相授?”
齊王呂白意外地詢問韓使趙卓。
韓使趙卓直白地說道:“大敵當前,豈敢藏私?……如今的魏國,非一國可以戰勝,唯有貴國與我方坦誠相待,精誠合作,方有機會戰勝魏國。”
這一番話倒是很中肯,聽得齊王呂白與諸士卿暗暗點頭,唯有左相趙昭閉著眼睛一言不發。
在齊國其實也希望與韓國結盟的前提下,加上韓王然的主動示好,韓齊聯盟很快就促成了。
並且,臨淄也願意聽取韓王然的建議,將原本用來對付韓國鉅鹿守燕縐麾下軍隊的水軍,調到東郡一帶部署,這意味著齊國已經就對魏國作戰開始部署兵力。
至於東郡本身,從利益角度出來,齊國其實很傾向於讓韓國的軍隊來防守,但最終,鑑於抹不開面子,齊國還是決定自己防守不過他們並不拒絕韓國派一些有作戰經驗的將官來輔佐他齊國的將領,務必要將東郡打造地固若金湯。
畢竟只要東郡不被魏國攻破,齊國本土是不至於受到什麼太大影響的。
既然談妥了同盟之事,那麼接下來,就要仔細談談如何精誠協作。
韓王然在信中告訴齊王呂白,他知道齊國的武器裝備與戰爭兵器,原先是由魯國的工匠鍛造,但很可惜,魯國因為前幾年楚國將領項末、項培入侵一事,導致國內的工坊設施被摧毀了無數,鑑於這一點,韓王然表示韓齊兩國可以在軍備方面有所合作:即韓國為齊國打造兵器,而齊國則購置這批軍備,緩解韓國如今在經濟方面的壓力。
甚至於,韓王然還在信中指出,他韓國國內還有一大批淘汰的武器裝備,包括當年魏國強買強賣硬塞給他們的那些,懇請齊國與楚王熊拓聯絡韓王然早就猜到齊國與楚國暗中結成了同盟。
對於新同盟國的懇求,齊國當然不會拒絕,當日就派人前往壽郢,向楚王熊拓述說這件事。
果然,就跟韓王然所判斷的那樣,楚王熊拓對於韓國這批淘汰的武器裝備非常感興趣畢竟楚國的糧募兵,包括越國的軍隊,武器裝備都十分落後,倘若能得到這批淘汰武器裝備,亦能大大增強實力。
當然,主要原因還是在於,自從魏國在意識到楚國越來越具有威脅之後,已經斷絕了這方面的交易,因此,楚王熊拓當然不會拒絕韓王然的這批軍備。
在彼此達成交易意向後,齊國從中出力,走沿海海路,分批將這批淘汰的軍備用船隻從韓國運到楚國,楚國得到了更多的武器裝備,而韓國則進一步緩解了國內經濟方面的窘迫,雖說齊國此番並沒有從中獲利,但是它的協助,使得韓楚兩國能各取所需,實力有所提升盟國的強大,這對於如今的齊國來說,也是一樁樂見其成的事。
而就在這段期間,魏國的使者唐沮,終於抵達了齊國王都臨淄。
此時唐沮還並不清楚,他魏國的伐謀之策,一度險些令韓國的經濟奔潰,但韓王然透過伐交的策略,也隱隱營造出了韓齊楚三國同盟,準備跟魏秦聯盟分庭抗衡。
就這一回合而言,魏王趙潤與韓王然,平分秋色。
甚至於隱隱地,韓王然更為出彩。
第193章:伐交【二合一】
抵達臨淄後,魏使唐沮先是在城內的驛館沐浴更衣,隨即便投遞了國書,懇請求見齊王呂白。
唐沮求見齊王呂白的經過,大可略過不提,畢竟魏國這次的外交說辭並不是很犀利,總結下來無非就是軟硬兼施地逼迫齊國,希望齊國投靠魏國這邊罷了,並沒有韓王然之前的外交策略來得犀利。
可能正是因為這樣,齊國左相趙昭心中頗為苦惱,因為他已經知道,魏國的外交說辭,不足以使齊王呂白還有田諱、高、管重、鮑叔等人改變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