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承彥問諸葛亮:“亮兒,你可知老夫送你羽扇是何意?”
諸葛亮答道:“禮輕情意重吧。”
黃承彥搖搖頭說道:“還有其二?”
諸葛亮百思不得其解。
黃承彥邊說:“你剛才與公子等人暢談天下大勢,我發現你講到曹cāo、孫權,眉頭深鎖、憂心於中,我送你的這把扇子是用來給你遮面的。大丈夫做事要沉得住氣,不能情緒波動,更不能讓人家發現,而成不了大事。”
“孩兒謹記岳父大人教誨!”諸葛亮紅著臉答道。
劉琮在一旁看得仔細,心道,這姨夫還真不簡單啊。又不忍心看諸葛亮尷尬便上前打趣道:“姨夫真是偏心,既是羽扇,為何只有姐夫有,我卻沒有?”
黃承彥看了看略帶俏皮的劉琮,說道:“二公子貴為人住,志在天下,自然不必拘泥於細節。不過你們二人此去江陵任重道遠,除了亮兒要謹慎行事、鞠躬盡瘁之外,二公子也要任人唯賢,心繫百姓!”
“孩兒謹記姨夫教誨!”劉琮時時不忘黃承彥的身份,除了要和諸葛亮拉近關係之外,也希望得到黃月英的大力支援。
果然劉琮這麼一說,黃月英在一旁便介面道:“你在父親面前如何稱呼都無礙,只是夫君既是效力與你便君臣有別,父親豈能拿這種東西送你……”
“表姐也是這麼偏心,也罷,也罷!羽扇這種高雅之物確實也不適合我。劉琮還有補個不情之請,請姨夫和表姐務必答應!”
“哦?”聽說劉琮還有請求,在場的人都豎起了耳朵,當事人黃承彥和黃月英更是十分認真的望著劉琮。
劉琮掃了眾人一眼:“是這樣的,姐夫此次隨我去江陵,縱是有大才,核心政務繁多,必是無暇自顧,另外琳兒一個人去江陵二孃也有點不放心,所以琮希望表姐能夠隨姐夫一同前往江陵。”
劉琮這個藉口雖然不怎麼好,但卻捨不得將者傳說中的器械天才留在隆中草廬或者襄陽黃承彥府上,只有黃月英在諸葛亮身邊,諸葛亮才能算一個優秀的發明家,不然也就是個政治家而已。
第46章 入主南郡
劉琮提出這麼個請求,其實也是讓諸葛亮很矛盾,一來自己確實在很多方面還要仰仗自己的妻子,只是也狠不下心將老丈人一個人孤苦伶仃的丟在襄陽,便為難的看了看黃承彥。黃月英也是同樣的表情看著黃承彥。
黃承彥爽朗一笑:“去吧,不用擔心老夫,老夫閒來便去找龐德公、水鏡先生。二公子雖然有雄才大略,但資歷尚淺,你們二位年紀稍大一點,遇事要謹慎三思、鞠躬盡瘁,老夫便是無憾了。”
〃琮兒謝過姨夫;琮兒一定讓表姐和姐夫得空便回襄陽看望您;姨夫若是掛念表姐;也可搬來江陵同住。”
“多謝有心了,此事以後再說吧!”
見黃承彥允諾,諸葛亮也是如釋重負,朝著黃月英微微一笑,這事算是定下來了。
離開江陵的時候是四個人,回來的時候出了兩個女人,還多了一文一武兩位名將,倒讓劉琮漸漸找到了一種在這戰亂時代做諸侯的感覺。
吳巨治下的南郡不說是百廢待興,也據對談不上勵jīng圖治。如果僅僅是安逸於做好一郡太守,劉琮文有諸葛亮、劉巴、李嚴、張博等人,武有文聘、甘寧、魏延,應該會比較輕鬆,
但劉琮的目標不僅僅侷限於固守一郡,也絕非固守荊州,和諸葛亮一樣他的志向是華夏一統。
說得直白點要從一個直轄市什長成功的轉型成為一個割據一方的軍閥甚至一統華夏君臨天下的王者,人力、物力都不可或缺。劉琮當初在隆中隊諸葛亮說時不我待絕不是危言聳聽。劉琮二月初出征秭歸,然後攻吳巨。回襄陽請諸葛,再次回到江陵城時已經是三月底,建安十年三月,再有三年曹cāo就要南征,甚至會更早。留給劉琮和諸葛亮等人的時間確實有限。
因此回到江陵之後劉琮便陸續給諸位分派任務,諸葛亮理所當然的成為南郡郡丞,負責處理政務。文聘為長史統領南郡兵馬,甘寧、魏延為長史司馬各領一部。魏延負責步兵營,甘寧負責建水師營。劉巴為典農令,負責全郡屯田。張博則為任命為一個並不存在長江對面的公安縣縣令,一年之內必須初具規模!
沒錯,這些不是劉琮一個人憑空想出來的,而是和諸葛亮探討了數天,又召集文聘、劉巴、張博等人才最終商定。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劉琮想要有所作為就必須有一支足夠大的軍隊,而糧草必須先於軍隊籌備好。
至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