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當政者,李從珂缺乏判斷力,並非大臣中沒有好主意,而是他自己不會擇其善者而用之。
清泰三年(936),李從珂犯了與李從厚當年同樣的錯誤,下令調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到鄆州(今山東東平)當天平節度使,石敬瑭不接受命令,起兵叛變。李從珂派了幾萬人馬攻打石敬瑭所在的晉陽城。石敬瑭抵擋不了,晉陽十分危急。有個謀士桑維翰給他出主意,要他向契丹人討救兵。
當時的契丹國主是耶律德光。桑維翰幫石敬瑭起草了一封求救信給耶律德光,表示願意拜契丹國主做父親,並且答應在打退李從珂之後,把雁門關以北的燕雲十六州(又稱幽雲十六州,指幽州、雲州等十六個州,都在今長城以南,河北、山西兩省北部)土地獻給契丹。
當時石敬瑭已經47歲,耶律德光只有36歲,兒子比父親大11歲,實在是說不過去。部將劉知遠說:“您向契丹求救,稱臣還說得過去,拜他做父親未免過分。再說,答應給他們一些金銀財寶也就行了,不該割讓土地。”石敬瑭哪肯聽劉知遠的勸阻,急急忙忙派桑維翰帶了這些賣國條件去見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本來想向南擴張土地,聽到石敬瑭提出這樣優厚的條件,喜出望外,立刻派出五萬精銳騎兵去救晉陽。石敬瑭從晉陽城出兵夾擊,把李從珂打得大敗。
耶律德光來到晉陽,石敬瑭親自出城迎接,卑躬屈膝地把比他小十歲的耶律德光稱做父親,還請教契丹兵為什麼這樣快就能打敗李從珂。耶律德光得意洋洋地吹了一通,石敬瑭馬上表示十分欽佩,捧得耶律德光滿心歡喜。
耶律德光經過一番觀察,覺得石敬瑭的確是死心塌地投靠他,就對石敬瑭說:“我奔波三千里,來救你們,總算有個收穫。我看你的外貌和氣度,夠得上做箇中原的主人,就封你做皇帝吧!”
石敬瑭還假惺惺推辭,經部下一勸說,就高興地接受了。石敬瑭稱帝后,立刻按照原來答應的條件,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
無能無奈終自焚
石敬瑭依靠契丹的支援,帶兵南下攻打洛陽。李從珂接連打了幾個敗仗,被契丹的聲勢嚇破了膽,意志消沉,成天邊喝酒邊哭泣,等待滅亡,哪兒還有反抗的勇氣。到最後,在大臣的勸說下他勉強親征奇 …書∧ 網,走到半路,又有人勸他從速用兵,他嚇得不讓人提石敬瑭的名字,說:“你們不要說石郎,使我心膽墮地。”
自己無能,將領中又有不少人心懷異志,紛紛投降石敬瑭。李從珂只得逃回洛陽,更是悲觀得無計可施。等到石敬瑭逼近洛陽,李從珂和皇族一塊自焚於玄武樓。石敬瑭對他還算有點人情味,把李從珂的骨灰入殮,葬入李嗣源的陵墓中。
虛待齋曰
李從珂論勇敢是超乎尋常,但論智謀以及治國之道,卻是個門外漢,順勢之時他勇猛無敵,竟敢到敵人鼻子底下砍倒了望杆扛回來,但最後敗勢已定時又嚇得不讓人提石敬瑭的名字。看來,讓他做個武將還能殺敵立功,讓他做皇帝實在難為他了,知道如此,當初又何必大哭得那個帝位呢,戰死於亂軍之中和自焚沒什麼區別?
李從珂這個皇帝,成得好笑,敗得也好笑。打不贏就哭,有點像耍無賴,但碰到石敬瑭這麼不要臉的人,再會耍無賴也沒用。
後周恭帝柴宗訓:天下被人奪去
虛待齋解密:
“陳橋兵變”被好多人當作歷史疑案,在我看來卻是沒有什麼可疑的,完全是趙匡胤故意製造的不流血政變。遼和北漢聯兵入侵的戰報,多半是趙匡胤集團故意散佈的謠言,目的就是讓趙匡胤能把部隊帶出去。如果不帶出去,在京城直接動手,必然兵戎相見,要死很多人,而把兵帶出去,掌握在趙匡胤手裡,京城空虛,想篡位就容易了。也不必帶太遠,否則回來還要多跑路,就在陳橋剛剛好,在那裡導演一出“擁戴”戲,就可以開回去了。
趙匡胤這個人,我是非常喜歡的,可以說是中國皇帝中最喜歡的。他是個沒啥文化的武夫,但見識卻超過所有的文人。他從一名不文的流浪漢到當上皇帝,只用了10年時間,即位的時候不過33歲,實在是太神奇了。古今中外還有爬得比他更快的人嗎?我是想不到。
趙匡胤非常仁慈,統一中國後對所有被他滅掉的君主,都養起來。而他的弟弟趙光義,則陰險毒辣,毒死了好多人。趙匡胤臨死,還規定子孫後代都不許殺柴家人,也體現了他的仁慈之心。
趙匡胤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尤其尊重知識分子。他給子孫規定“士大夫及上書言事者”都免死,使兩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