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6部分

“陛下,特勤署是用飛鷹傳遞訊息,自然迅速。”趙雲澤說道。

猶豫了一下,他又道:“其實,傳遞訊息的飛鷹,上午便飛至了講武堂。只是,降落之時被尉遲寶林那傢伙給誤射死了。幸得程處預設得特勤署的信鷹,便讓尉遲寶林回長安將信件交給了臣。臣又回特勤署讓人翻譯信件,再回長安進宮,耽擱了不少時候。”

“尉遲寶林那小子呵呵,箭法還真高呀”李世民哭笑不得了。

趙雲澤道:“尉遲寶林是誤射的信鷹,倒也算不上罪過。不過,這件事也提醒了臣。臣打算在講武堂外圍設定哨塔,嚴禁外人在講武堂十里範圍內射獵、放野火。同時,這也是加強講武堂的警戒。”

李世民聽了趙雲澤的話,思考了一陣後,點頭道:“如此也好,講武堂雖然比不上武庫別署機密,可也是我大唐要害所在。加強警戒沒有壞處。”

趙雲澤又想起一事,便又說道:“陛下,臣還打算抽調特勤署和講武堂的精幹將卒,組建一支特殊的作戰隊伍。”

“如何特殊”李世民問道。

“這支隊伍,就是臣以前在護龍會改編條陳中所說的專門執行特殊警衛、突襲、刺殺、暗殺、敵後破壞的小分隊。”

“就是像去年突厥進犯時,你們在穿風谷夜襲戰中的那支傘兵突擊隊一樣的隊伍吧”李世民會意道。

“對,就是一支這樣的隊伍。”趙雲澤答道。“陛下,特種作戰,是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戰果的作戰模式,雖然不一定每次作戰都要用到特戰隊,特戰隊也未必能次次得手,但只要有一次成功,就能給敵人帶來重大損失,可以說是以小博大啊。”

李世民道:“朕以前帶兵打仗時,遇有野戰,就最喜歡用精兵直衝敵中陣斬將奪旗。今觀鵬羽說的特戰隊,卻是將這種戰術更加發揚光大了。”

趙雲澤道:“陛下的精騎突擊戰術,是明戰。而臣所說的特戰,是暗襲,兩者倒不是同一種戰術。一名特戰隊員的培養極為困難,而且特戰隊在執行任務時,得手後多半會陷入敵人的重重包圍阻殺,極易犧牲。所以,特戰隊,儘量不參與陣地戰。”

李世民又思考了一會兒,道:“朕明白了。鵬羽的這種戰術觀點很新穎,聽上去也很有效。既然想了,那就去做吧。”

“臣遵旨”

第319章 貞觀趙氏通煙爐

趙雲澤組建特戰隊的想法由來已久。;從他去年參軍後,就生出了這個想法。畢竟,他在未穿越之前就是華夏軍中的特戰隊軍官。特種作戰,也是他最熟悉的作戰模式。

以前沒有條件,自己調動不了太多資源,又忙於別的差事,趙雲澤無法完成這個心願。如今自己掌握著原先護龍隊的班底,又有講武堂中不少資質上佳的學員可供挑選,他便要實施自己的想法了。

所謂特種部隊,從廣義上講,就是有別於傳統作戰方式的部隊。從這個意義上說,特種部隊的“特種”二字,是與時俱進的。比如在東周之時,傳統的作戰方式是步戰與車戰,那麼趙武靈王弄出的騎兵,就是特種部隊。可當騎兵成為廣泛使用的兵種後,那這“特種”也便成了普通了。再比如火器部隊、坦克作戰、飛機作戰、遠端導彈作戰等等,在剛出現時因為有別於當時的傳統戰鬥方式,也屬於特種作戰。可當這些戰術普及之後,那這種“特種”也便失去意義了。

狹義上的特種部隊和特種作戰,是在二十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出現雛形的。是指以經過特殊訓練、使用特殊裝備的小股軍隊,對敵進行滲透偵查、對敵重要目標和人物實施突襲、偷襲、在敵後進行破壞,執行特殊任務的作戰方式。

到了二十一世紀,特種作戰越來越成熟,裝備和戰術的科技含量也越來越高,突擊戰車、武裝直升機、無人偵察機、無人轟炸機等高科技裝備的投入使用,使特種作戰變得更為精彩。特種部隊已經為世界大多數軍事強國所重視,成為了不可或缺的**兵種。值得一提的是,後世的華夏軍隊,現代特種部隊的組建雖然起步晚,但其發展成熟卻非常迅速。原因就是在革命戰爭年代,尤其是抗日戰爭中,人民軍隊的游擊戰術就類似於現代特種作戰,這就積累了大量的現成經驗,為現代特種部隊的組建提供了參考。實戰,永遠是最好的導師。

後世很多軍事題材的電視劇中,都可見到特種部隊的身影。這些特種戰士神通廣大,可在各種艱難條件下完成任務,並且多數時候還能全身而退。

其實,這是一種誤導。特種部隊因為其特殊的作戰模式和執行任務的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