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5部分

葉春秋能得這個鎮國公賜封,實在算是運氣,一方面因為此前已有昭命追封,宮中和朝廷也沒有料到葉春秋會活著回來,這才鬧了這個天大誤會,另一方面,卻也是葉春秋這樁功勞實在是太大,以一己之力平定了叛亂,可謂曠世之功,也不算開了先例,畢竟這天底下,也沒幾個人能夠模仿。

葉春秋接到了旨意,心中感慨萬千,葉家……算是真正的邁入豪門了,葉老太公努力裝著一副鎮定模樣,卻依然激動得手都是抖著的,幸好那禮官還在,倒也不擔心他又陷入癲狂的狀態。

那禮官將聖旨交付到葉春秋手上,隨即笑道:“鎮國公,恭喜了,噢,這裡是宮中御賜的銀印和賜服,還有銀帶、鐵卷,也請鎮國公一併接收吧。”

(未完待續。)

第九百四十五章:實至名歸(第五更)

葉春秋將所有恩賞統統接了,而後才將那禮官送了出去。

而素來總說要禮儀待客的葉老太公,此時倒是沒了顧上那禮官的心思,已是忙不迭地拿了聖旨,仔細地端詳起來。

這看下去,葉老太公的眼睛有些發直,而後便躲去了堂中,還讓人尋了葉東前去,想來是跟葉東說設宴請人來吃酒的問題了。

葉春秋對此,倒是並不上心,他關心的是這個鎮國公是否如此前所言的那樣,對於鎮國府有完全的掌控能力。

在京中為官已有一些時日,怎麼不知道朝廷裡頭,都是一些老油條,誰知道會不會有人在裡頭設什麼陷阱呢?

他是翰林出身,所以對公文和詔書是最熟悉不過的,大致默默地回想了一番方才的旨意,覺得並沒問題,這才安下心來。

只是心裡不免感慨,鎮國府是他一手拉扯出來的,可怎麼也想不到現如今,自己成了它的主人,可也覺得算是實至名歸了。

葉春秋當日便去了鎮國府,這鎮國府方圓只有一里,現如今,卻已是人滿為患了。

當葉春秋坐著仙鶴車進入鎮國府‘境內’,幾乎不必下車和掀開簾子,他便知道,地頭到了。因為其他地方的路面,即便是御道,也是磚頭鋪就,即便仙鶴車的減震性再強,也不免從底盤處能傳入一些微微的顛簸,雖然這顛簸被沙發進行過濾,人在車中依舊又舒適感,可是當真正將車子駛入水泥路面,這種全然不同的感覺就出現了,很平穩,幾乎已經感受不到任何的晃動,這相比於其他道路幾乎可以用光滑如鏡的道路,乃是鎮國府的特色,甚至京師裡有不少人特意跑來參觀,純屬是好奇心作祟。

馬車未到鎮國府,葉春秋便命人停下,接著步行,他的推測是對的,鎮國府不能一手包辦,正因為他選擇不給匠人和學徒們工作餐,也不提供衣飾,從而使得鎮國府這裡已經開始初見了繁榮。

在各個工坊之間,道路的兩側,竟是一座座的樓宇如雨後春筍一般的冒出來,對於任何酒肆、茶肆來說,這裡簡直就是他們的淘金地,京師固然繁華,可是畢竟面積很大,有東市和西市、城隍廟和文廟的各種市集之外,最重要的是,那兒絕大多數人未必會有消費力。

可是在這裡,就全然不一樣了,數萬的匠人和學徒,因為需要做工,所以不可能自己生火做飯,而另一方面,他們又有不菲的工錢,於是乎,各種的飲食也就林立起來,幾乎任何一個飲食的店面,只要開張,沒有生意不火爆的,也就讓更多人趨之若鶩的帶著銀子來此購買土地,建起他們商鋪,招募了夥計,開始經營。

許多低廉的飲食店,一頓飯加上一點菜,不過是十幾文錢,這個價格,若放在其他地方,對於普通人來說,已算是不菲了,可是對於連學徒都可以每月領到二兩銀子的鎮國府,價格也不是讓人難以接受,何況他們上工,非要用餐不可,也正因為如此,生意可以用火爆來形容,正因為各種店面的入駐,少不得需要招募許多夥計乃至於廚子,卻又出現了一個頗為有意思的現象。

葉春秋至少在幾家的店門前,都看到外頭懸著告示,大致是招募各種人工,從洗碗碟的,到掌勺、迎客的,價格居然不低,便連洗碗的,竟也是包吃住之外,再加七百文打底,這個薪水,幾乎等同於京師的一倍了。

究其原因,其實大抵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是這裡生意實在太過火爆,商賈們從中獲利不小,當然,你也不能指望他們能有什麼良心,真正讓他們肯割肉的,終究是這作坊裡也會招募學徒,其他的商家也在陸續登陸,若是價格過於低廉,只怕也未必肯有人登門來應募,那掌勺的師傅,現在掛牌的價格竟有三兩銀子呢,按銅錢折算,這已接近三千文了,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