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廣播公司短波廣播的人已經把訊息傳開去,說日本遭到一種威力強大、具輻射性的新型武器攻擊。我們都覺得日本的末日快到了。8月15日,日皇向臣民廣播,並宣佈日本投降。我們幾乎馬上聽到這個訊息,因為人們變得越來越大膽,許多人收聽同盟國電臺,尤其是英國廣播公司電臺的廣播。這個訊息一直到8月20日才刊登在《昭南新聞》上,而且還是在刊載日皇〃詔書〃全文時才透露出來的。這場戰爭終於在沒有進一步廝殺的情況下結束了。我們僥倖得救,避免了一場如仰光和曼德勒所遭遇的生靈塗炭的浩劫。
然而在日皇廣播之後三個星期,還沒有英軍登陸的跡象。英軍原本謹慎地擬定了反攻計劃,並準備苦戰一場。現在的這種局面很不正常,跟三年零六個月前英軍投降,日軍尚未有效控制局勢時的情形不同。跟英軍相反,日軍並未被擊敗.士氣也不低落。雖然他們感到洩氣和慌亂,卻仍然控制著局勢,而且有力量可以傷害我們。當本地人控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公然慶祝日本戰敗時,日本兵經過,往往闖入慶祝場所,把飲酒作樂的人打幾巴掌。日軍原本以為英軍會跟他們算賬,並因他們幹下種種罪行而予以懲罰。他們也擔心在英軍抵達時,本地人會攻擊日本軍官。據說,有人聽到日本軍官的食堂傳來幾聲槍晌,原來有幾名軍官因不肯接受投降而切腹自殺或是較不痛苦地飲彈自盡。本地人可說很幸運。據我所知,日本人並未殺害平民,也沒有邪惡或殘暴的事件發生。他們不去理會當地的老百姓,直到英軍接管為止。
8月22日((昭南新聞))刊登了昭南島厚生科長筱崎護的一篇告市民書。他說:〃從這個觀點看來,天皇由於對國民深切愛護,不忍看到他們遭受極度的痛苦,所以當美國、英國、蘇聯和中國政府提出和平建議時,天皇決定接受。
〃我們日本人深感遺憾,沒有機會進行決戰。但是,由於新式炸彈的動用,如果戰爭繼續下去,將不符合人道精神,也意味著整個世界的毀滅和文明的終結。
〃我們希望民眾瞭解,如今戰爭已經結束,每個人應當保持冷靜和循規蹈矩。本政府即將移交給下屆政府。凡屬公眾或政府的財產,都應予保護,任何人都不許偷竊或搶劫。這種行為將是人民的恥辱。每個人都應當在新政府治下,遵守秩序,保持良好的行為。
〃戰爭結束後,免不了會經歷各種困難,但是全體人民應當同新政府合作,不許製造麻煩。我們再次感謝昭南島人民在過去四年來的真誠支援與合作。〃
大多數人倒是循規蹈矩,不敢胡來。1941年跟1945年的唯一不同點是,這一次警察出現在街道上。那些涉及拷打或是同日軍密切合作的人,都設法逃走,好多逃到內地躲起來。但是,也有些人深信重返新加坡的英軍會諒解他們的處境,他們當年只是做本分的工作而已。這時候,市面上傳出一些可怕的謠言,例如:巴西班讓的馬來人準備在英軍接管新加坡之前,到中巴魯屠殺華人,據說這些馬來人曾經跟日本人勾結。幸虧什麼事也沒發生,倒是發生了不少為報復而殺人的事件。但是社會秩序還算不錯。大舉搶劫的事不曾發生,跟當年英軍投降時的情形剛好相反。
第七章 日治時期的教育
日本軍管政府的統治方式,是讓你不寒而慄而不必借文明行為來偽裝。嚴懲不貸使犯罪活動幾乎絕跡有人主張對待和懲罰罪犯應該從寬,認為刑罰減少不了犯罪,我從不相信這一套,這不符合我在戰前、日治時期和戰後的經驗。
日治時期的三年零六個月,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階段,它讓我有機會把人的行為、人類社會以及人的動機和衝動看得一清二楚。沒有這段經歷,我就不可能瞭解政府的作用,也無法瞭解權力是進行徹底改革的工具。我親眼看著在殘酷無情的佔領軍面前,整個社會制度突然垮了。日軍要求絕對服從,除了極少數人,人人都從命。幾乎所有的人都憎恨他們,但是大家都深知惹不起他們,只好調整適應。應變比較慢以及不願意轉而接受新主人的人就倒黴背運了。他們生活在新社會的邊緣,財富有減無增,地位也下降了。馬上看風使舵,趁機向新主人獻媚的人們,在新加坡這場大災難中發財致富。
日本軍管政府的統治方式,是讓你不寒而慄而不必借文明行為來偽裝。嚴懲不貸使犯罪活動幾乎絕跡。1944年下半年過後,在物資匱乏、人們半餓不飽的情況下,可以夜不閉戶,犯罪率之低叫人驚奇。家家都有戶主,每10戶設甲長一人。黃昏過後人們開始在區內巡邏,直到天亮。他們拿著棍棒,不過是做做樣子.因為刑罰太重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