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施利芬決定接受約亨的意見:“殿下的想法很有啟發性,總參謀部會進行這方面的嘗試的,如果的確有效,陸軍將會採納這種戰術的。”
“另外關於步兵的衝鋒陣型我也覺得問題很多,2年前英國人用4挺馬克沁機槍在非洲的土地上幹掉了3000人,這比我們在智利乾的還要漂亮。我認為在嚴密的防守和密集的火力面前,密集衝鋒已經不適應現代戰爭了
為了適應新的戰爭環境,我們需要新的步兵進攻戰術,新的適應現在陸軍火力大幅提升的情況下更有效的進攻戰術,這是我們必須要做的。”約亨說到。(未完待續)
第158章 無法突破的塹壕
自從1882年開始,德國總參謀部就開始了一年一度東線演習,不過由於此時德俄關係的回暖,因此自1888年,東線演習被重新命名為陸軍年度演習。
在19世紀末期,歐洲各國雖然崇尚進攻,但是還沒有到20世紀初期那樣走火入魔的地步,法國人的進攻學派那種無腦豬突在現在的歐洲沒有市場。難不成法國人是向1904年日俄戰爭時期的日本“軍(nao)神(can)”乃木希典那傢伙學習的?
總之,在現在的德國,無腦進攻的戰術並不流行,尤其是在對馬克沁這種大殺器越來越瞭解的情況下。
2年前英國人英國人在南中非羅德西亞地區50名士兵面對5000名祖魯武士的進攻,用僅僅4挺hk授權維克斯公司生產的馬克沁機槍在戰場上留下了3000名祖魯武士的屍體後,機槍的屠殺能力越來越被各國所重視。
而德國人對此的認知遠遠走在其他國家的前面,因此德國人的防禦工事體系的修建技術也越來越高超。
為了突破這樣越來越完善的防禦工事,德國陸軍的火炮裝備量也越來越大。這樣做的結果是導致防禦工事被修的更加複雜和堅固了。如此螺旋上升的迴圈,讓約亨感嘆也不知道這是惡性的還是良性的。
德國總參謀部很快就得出了一個結論:未來的戰爭,必將是一場塹壕戰,在塹壕、機槍、大炮的封鎖下,突破塹壕防禦將會付出慘重的代價。因此,鐵鍬將會和機槍一起成為軍隊最重要的武器,這也讓約亨的hk公司有了更多的訂單。
而這一次。約亨參觀演習看到就是這麼一場充滿了一戰初期味道的進攻戰術。
演習的科目很簡單,也很沒新意,就是簡單的陸軍如何突破構建完善。火力強大的防禦陣線。
防守方的防禦工事由前進陣地和後方掩護兩部分組成,前進陣地由2條間隔100米的塹壕。塹壕的前方鋪設3道鐵絲網,以及一個雷區。塹壕內有著放炮洞、掩蔽部、機槍火力點、以及迫擊炮陣地,掩體之間有著縱橫密佈的交通壕。
在個別地段形成環形防禦,在敵人進攻方向的重點區域構建了第二陣地,並且搭配斜切陣地。
在縱深的後方,構築了築壘兵營,2條抵抗樞紐線,以及人工障礙物、掩體構成的後方防禦線。
整個防禦陣線已經和一戰時期的防禦體系大體相同了。
儘管這種將盡可能多的兵力部署在一線的防禦方式早已落後。然而它依然是難以突破的。而原因,就像約亨眼前所看到的一樣。
和一戰時期一模一樣的長時間炮火準備,炮火準備後,進攻方開始進攻,然後在機槍火力的面前被一排排的掃倒,然後匍匐在地面的倖存者被壓制的抬不起頭,就更別提進攻了。一戰時期防線前方400米的“無人區”可不是說說而已的。那裡並不是“無人”,而是“無活人”,只有屍體,才能停留在那片土地上。
最後進攻方投入了超過防守方3倍的兵力攻佔了第一道塹壕後。霰彈槍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近戰能力,但是進攻方也已經失去了繼續向第二道防線進攻的能力了。
當然,這一切都是演習。大家打的都是空包彈。但是演習導演部根據實際情況計算出來的戰損比高達1:1。7。
“如果這是實戰,進攻方恐怕還要付出更慘重的代價,甚至連攻佔第一道防線都做不到。”約亨拿著望遠鏡站在一側的高地上觀看了整個演習的過程。
“鐵絲網對阻礙進攻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地雷幾本上在炮擊中全部被清除了,如果進攻方繼續炮擊,連鐵絲網應該都可以一併清掃掉。”站在約亨身邊同樣拿著望遠鏡的施利芬說到。
“增加彈藥消耗是可以做到,但是真要是大規模戰爭,這就是後勤壓力了。而且炮擊給躲在防禦工事裡的防守方造成的傷亡極低,這還是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