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行了調查,發現徐海等人桀驁不馴,自稱臣下是給朝廷面子,要是不爽了,分分秒就能反出天庭。唯恐刺激他們叛離朝廷,再次作亂,所以晉商們沒有對其輕舉妄動,而是一面由兵部,不斷向水師安插人手,甚至已經向在廣東剿匪的俞大猷,發出了三次調令,命其進京述職,其用意令人不安;一面在朝中製造輿論,希望與京察的壓力兩面夾擊,使與徐海等人脫不開干係的沈默作出妥協,至不濟也要把原屬於朝廷的那部分水師奪過來。
沈默自然不會坐以待斃,早就緊鑼密鼓的準備,迎接隨時到來的交鋒……今天這一出,便是他計劃中的關鍵一環。
“不太地道……”隆慶當年與國政隔絕,對倭寇沒有切膚之痛,所以聽了沈默的講述,覺著有些同情徐海他們。
“豈止是不地道,簡直只顧自個的名聲,卻讓皇上做惡人!更把國家的信義當成了兒戲!”沈默一臉憤慨道:“海寇各個精明,當年可是不見聖旨不歸降,官員們迫於形勢,慫恿著先帝頒下了招安的旨意,現在卻要公然違背先帝聖旨,卸磨殺驢!不僅讓皇上背上不孝的惡名!還要使泱泱大明道義喪盡,日後誰還相信我大明的承諾!人無信不立,國無信必危啊陛下!”
“嗯……”隆慶深以為然,但心中未免嘀咕,可這跟掙錢有什麼關係。
好在沈默終於揭開了蓋子道:“臣是有私心的,臣是當初進行招安談判的一員,十分不願朝廷失信於天下,但也不想與同僚們鬧僵,便想出了個變通的法子,”說著吐出一口悶氣道:“就從了他們的願,讓徐海他們離開軍隊,也不讓他們再回去當海匪,而是以民間的身份進行護航,寫信與他們溝通,他們也都受夠了兵部的鳥氣,自是願意。但也有一顧慮……沒了官軍的身份,誰還相信他們?願意找他們保鏢?”便朝隆慶跪拜道:“所以臣斗膽請求皇上,以皇家護航隊的名義接收他們,讓他們繼續原來的護航——授其生業,則海疆安寧,皇上功德無量,臣也可忠義兩全。”說到最後,都動情了。
“快快起來,”隆慶趕緊拉起沈默道:“你好容易求朕個事兒,朕怎麼也得答應,況且他們本就受先帝聖旨招安,朕給予庇護也是應當,誰也說不得什麼。”
“皇上仁慈……”沈默使勁擠也沒擠出眼淚來,但心裡真的十分熨帖,雖然先帝對他也很不錯,卻遠遠沒有隆慶這樣真誠熱情,人心都是肉長的,讓他怎能不感動?
“朕現在知道你的意思了,”隆慶卻擠眉弄眼道:“你也該跟朕說說,這事兒的前景了?光出個名頭,恐怕朕分不到多少好處吧。”
“呵呵,皇上太小看‘皇家’這兩個字了,”沈默笑起來道:“六必居的醬菜,寶大祥的珠寶、水雲齋的水粉,瑞泰祥的綢布為什麼全國聞名,招牌響亮而已!天下哪還有比‘皇家’這塊金字招牌更閃亮的?況且不僅名頭響亮,還有莫大的好處……鉅商、稅官、水師,誰也不敢欺負他們,恐怕海匪見了也要望風而逃。生意亨通,自然財源廣進了!”
一番話說得隆慶眉開眼笑:“那到底能掙多少錢?”
“掙多少錢不好說。”沈默笑道:“但皇家的名頭不能白用,每年要先給宮裡固定一筆錢,然後再分紅。”
“那究竟是多少呢?”隆慶急不可耐道。
“頭一年,還不太能肯定。”沈默道:“但他們知道宮裡急用錢,所以願意先付一百萬兩,等到年底,若沒有紅利則罷,有的話,再分宮裡三成。”頓一頓,又道:“以微臣估計,從明年起,應該能穩定在一百五到二百萬兩之間。”
隆慶徹底呆了,他實在沒想到,自己的名頭竟這樣值錢……前天他剛問了,宮裡每年的開銷,大約在一百五十萬兩左右,豈不是一下就能抵了?
第七八六章 爭執(上)
其實海上護航的利潤並沒有那麼高,按照沈默的許諾,將會拿出一半左右付給皇室。但徐海他們不會有異議的……因為對富可敵國的大海商們而言,這點利潤根本不算什麼,就是全付給皇帝也無妨。而且僅從眼前講,它帶來的衍生利益,也將遠遠超過他們付出的;況且從長遠看,只有豎起‘皇家’這杆大旗,沈默向他們描繪的偉大藍圖,才能順利展開。
沈默之所以能始終得到桀驁不馴的前海盜們的支援擁護,乃至崇拜,是因為他總能拿出讓所有人都得到好處的方案。他從來都信奉一條,有錢大家賺,這樣買賣才能持久。不然利益受損的人肯定要跳出來惹是生非。所以他給隆慶的報價,其實就包含了供大太監們貪汙的錢……看在真金白銀的份兒上,希望他們能儘量少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