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看成是“一部分上了場的企業”,而是“在東京證券交易所第一部上場的企業”)不管是在哪裡起的家,幾乎總部都在東京。有人統計過,全日本資本金10億日元以上的公司總部,60%在東京。不在東京的大公司扳著手指都數得過來,全是關西的老頑固,像松下電器,神戶制鋼所什麼的。 txt小說上傳分享

“分裂”的日本:關東人靠左,關西人靠右(3)

船破還偏遇連天雨,本來處境艱難的關西經濟,十來年前還遭遇了一次重大打擊:級的“阪神大地震”把神戶最大的企業“神戶制鋼所”的幾座高爐給震成了生鐵疙瘩。吞吐量日本最大的神戶港全毀,慘不忍睹。地震的物理災害早就平復了,但是深層打擊再也痊癒不了了。那次地震的震中在神戶附近,幾乎是日本的肚臍,把物流渠道給震斷了,日本給震成了兩截,各自謀生。西面到廣島為止自成了系統,東面到大阪為止又成了一段,中間的神戶就荒掉了。現在物流渠道是早就通了,但那執行起來了的經濟模式可不是那麼簡單地跟著變化,所以現在關西經濟上的很多問題都可以追根到十幾年前的那場地震上去。現在關西人就只能看著關東地區的景氣流口水。

就這樣關西人還是很不服關東人,不就是個暴發戶嗎?首都有什麼了不起的?奈良、大阪、京都、神戶,哪兒沒做過首都?俺們做首都那會兒,你那還是化外呢。東京作為所謂“首都”其實很可憐,是從明治元年(1868年)才剛剛開始。就一百多年。原來你是什麼?不就是個“江戶城”嗎?什麼都沒有,就一個幕府。幕府是什麼?“徵夷大將軍府”,怎麼說你也就是個軍隊的前方指揮部的設營地罷了,不就一頂帳篷嗎?沒什麼牛的。

關西人一直很頑固地認為當年天皇去江戶城是被騙過去的。確實當年明治天皇從京都出發去江戶時政府還專門發了文告說東邊是幾千年“王化不到”的地方,天皇只是去“巡幸”,京都是“千年帝城”,天皇陛下看的最重了,怎麼會扔下你們不管呢?可是話音未落,天皇到江戶的當天就把江戶的名稱給改成了“東京”,結結實實地把關西的土老冒們給涮了一次。

你說關西人看到關東人豈能順嗎?

每個國家都有程度不同的方言,為了互相交流就得有標準語,一般也就是那個國家首都的語言。一般日本人出了本地,就得規規矩矩說標準話。政治家有意說誰也聽不懂的方言那是另外一回事,那是說給他那選區的選民聽的:你看我多麼熱愛家鄉,在國會幹架都用家鄉話,下次選舉再來一票,拜託了。但是關西人就敢到處大聲說方言,在東京也一樣。就是,當年俺們這土話就是國語!就現在咱們這兒也還有“京都”呢,京城加首都,城裡照樣還有歸“皇宮警察”守備的“御所”。除了天皇不來,照樣是首都。

關東人呢?看關西人整個一土老冒,一天到晚抱著“咱們先前闊”的老黃曆不放,也不看看現在自己成了什麼模樣。有能耐先把經濟搞搞好。

關西人的解釋就不是這樣了:關東人傻,一條粗腿抱到底,只投自民黨的票,關西人不同,反對一黨執政,投反對黨的票。當然自民黨要打擊報復了。這種說法其實挺有意思,也不能說沒有道理。自民黨在東日本狠是事實,在野黨在西日本狠也是事實,京都市,東大阪市都曾經出過共產黨市長。這次剛剛結束的大阪市長選舉又是在野黨*黨的候選人弄走了市長的寶座。但自民黨打擊報復關西應該不是事實。起碼沒有證據。

沒證據的話不能說,說話就得有證據。營業地盤主要是關西的櫻花銀行(さくら銀行,原三井銀行)搖搖欲墜,最後給住友銀行合併了去,成了三井住友銀行,而關東的三菱銀行卻長勢喜人;國會在吵架,要不要救關西的大榮超市,結果還沒出來呢,大榮賣掉的產業全被關東的JUSCO收購去了。

最有意思的是,不但關西的經濟在惡化,連關西的人都好像在變傻。

再好的朋友,一聽這句話也要跳了:“豈有此理,你也太看不起關西人了,拿關西人這麼開涮?”

連忙解釋吧,說不是胡說,這句話還是有根據的。關西的名牌中學在全國排行榜上全面下降,取而代之的全是關東的。這不就說明關西人開始比關東人傻了嗎?

朋友一聽,更是氣的渾身發抖,大喝一聲:“你是關東人啊?怎麼也那樣傻。關西受自民黨*,弄得經濟不行,關西人窮了,讀不起東京大學了,就在家門口讀京都大學,讀大阪大學。那些排行榜全是關東人搞得,他們只計算東大的升學率,當然關西得掉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