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龍蝦的巨嘴,蘭庫拉斯級戰列艦可以發射三種不同型別的奈米蜂群,每個奈米蜂群都包括了數十萬的奈米雄蜂,而這些奈米雄蜂則是一種半機械化的小蟲族,它們的個體大約相當於籃球大小,並且全都擁有在宇宙中獨立飛行的能力。
第一種奈米蜂群被稱為戰鬥蜂群,其中的每一個戰鬥雄蜂都相當於一個獨立的戰鬥機器人,它們擁有獨立的微型裝甲和護盾系統,並且攜帶一門微型脈衝炮。
雖然單個戰鬥雄蜂因為體積的關係,它幾乎都無法對戰艦構成傷害,但別忘了,一個蜂群噴出去,可是有數十萬只戰鬥雄蜂的,這玩意完全可以發揮出蟻多咬死象的實力來。
尤其是在防空的時候,戰鬥雄蜂雖然打戰艦有些不疼不癢,但它們的脈衝炮齊射戰機還是很好用的,幾十萬戰鬥雄蜂撒出去,就算數千艘戰機也別想突破它們的封鎖。
而第二種奈米蜂群則被稱為支援蜂群,這裡面的支援雄蜂跟戰鬥雄蜂大致相同,但它們並不攜帶武器,而是攜帶一門生物金屬噴射槍,在抵達目標艦船之後,支援雄蜂會用生物金屬噴射槍把自身攜帶的生物金屬噴射到目標艦船身上,去修補目標艦船的裝甲外殼!
別看單個支援雄蜂帶不了多少生物金屬,但別忘了它們的數量在那擺著呢,幾十萬支援雄蜂一起修理,那修復速度還是挺驚人的。
而且就算目標艦船沒有受損,這些支援雄蜂也會犧牲自身,然後在目標艦船身上形成一層外掛裝甲,為其吸收傷害。
第三種奈米蜂群叫做強襲蜂群,它的雄蜂攜帶的是一種特殊噴槍,可以噴射蟲族獨有的生物酸,這種生物酸可以快速的腐蝕艦船的裝甲外殼,不僅能夠破壞敵人的艦船,還能讓敵人的艦船變得脆弱不堪,更容易被己方的火力摧毀。
這三種奈米蜂群的存在,讓蘭庫拉斯級戰列艦成為了攻守兼備的輔助型戰艦,戰鬥蜂群可以大幅提升蘭庫拉斯級戰列艦的火力輸出,如果一團蜂群不夠的話,稍作休整,它就能再吐一團出來,充分發揮蟻多咬死象的優勢。
而支援蜂群則可以快速修理艦船,這讓擁有可以自愈的生物裝甲的人類艦船獲得了更強的戰場生存能力。
強襲蜂群對裝甲的腐蝕效果,在面對普通艦船的時候可能效果不是很明顯,但在面對敵方星際基地,或者主力艦這種一時半會打不爛,需要長時間轟擊的目標時,它削弱敵方目標裝甲強度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在關鍵的是,蘭庫拉斯級主力艦是一種半生物化的戰艦,它內部有獨立的孵化腔,至少稍作休整,不同的蜂群其實是源源不斷的,如果有充裕的時間讓它打伏擊戰的話,它完全可以提前準備出數百個蜂群來等你送死。
而這還不是蘭庫拉斯最恐怖的地方,它最恐怖的地方是可以發出集結指令,在一種特殊精神力波的刺激下,那些被噴吐出來的蜂群將會向一起匯攏,最終相互吞噬融合,形成一隻巨大無比的蜂王!
如果真要是給蘭庫拉斯足夠的時間,讓他吐出幾百上千團蜂群的話,那麼融合之後的蜂王絕對擁有完虐星際基地的能力,就算是面對博格人的泰坦,秦浩都相信它有一戰之力,如果打不過的話,那就再多囤一些蜂群好了!
當然了,這種囤蜂王的戰術也不是沒有缺陷的,其最大的缺陷就是蜂王和蜂群都不具備相位躍遷能力,而且蜂王的體積也無法進入運輸艦,所以只能在某一個星球的重力井內活動。
至於蜂群雖然可以進入運輸艦,但如果不融合成蜂王的話,這些小東西的壽命太短了,僅僅幾天之後,它們就會死去,畢竟它們是半生物狀態,而不是真正的機器人。
所以囤出一隻超級蜂王幹泰坦這種事情,雖然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實際操作起來太難了,畢竟泰坦是擁有躍遷能力的,你除非能把它秒了,否則它打不過能跑,但蜂王卻沒法追。
而且想要融合出一隻能夠幹翻泰坦的蜂王,那需要的蜂群數量可是成千上萬的,如果只用一艘蘭庫拉斯去囤的話,那肯定得囤上幾年才能夠用。
所以在真正的戰場上,能囤出一艘主力艦強度的蜂王就很不容易了,想要弄出一隻幹翻泰坦的蜂王來就比較不現實了。
但不管怎麼說,這艘多用途的蘭庫拉斯級戰列艦的實力也是毋庸置疑的,僅僅是它的防空能力和戰場補給能力就已經讓它對得起自己主力艦的威名了,至於最終制造蜂王的能力,就更加能夠彰顯其強大之處了,畢竟憑空多出一艘主力艦來,那戰場上的天平可是要發生扭轉的。
“這艘蘭庫拉斯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