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他什麼的看法,並不是保守。”
老李說:“他剛到邊陲鎮,需要錢,要你這方面的合作,解燃眉之急,更需要擺得上桌面的投資合作。”
張建中笑著說:“最好的方法是,你把走私賺的錢反投到邊陲鎮。”
“那我不白跟你幹了?”
老李說:“我不是叫你來幫他嗎?什麼叫幫?虧本幫,你不願意,現在不虧了吧?度假村建起來,是你的,就算再搞土改,也不會沒收歸邊陲鎮!”
王主席說:“這買賣划得來。你不是說廣開門路嗎?你既然要走邊陲鎮這條水路,在這裡建個據點也很應該嗎?”
丁建說:“可以考慮。”
老李緊追不放,說:“別打官腔,別跟我來這一套。”
“我可是真心實意的。”
張建中說:“先走成幾筆貨,夏天也到了,你把主管領導帶過來考察,我以最優惠價把今天看的那個海灣賣給你。”
丁建對王主席說:“我還有話可說嗎?這一老一小,把我B到懸崖上了。”
王主席笑著說:“你不要佔了便宜叫冤枉!”
接下來談具體細節,丁建需要什麼貨?
——布匹。
張建中走私的初衷就是如何走布匹,打入省城高弟街,幾年後,這機會幾乎送上門來。當然,丁建未必就是供應高弟街。至於他供應給誰?那不是張建中超心的事。
大少爺那邊需要家電,丁建需要布匹,兩者互不干涉,而且運輸路線也不同,運作起來方便許多。因為是新領域,第二天,永強就拿著探親證去了香港。第三天,丁建把布匹規格也發過來了。
彼此有那麼一種特殊關係,手續一切簡化。
這邊沒忙過來,永強還為貨源奔波,大少爺的電話卻打來了,說是近段有點時間,想到邊陲鎮走走。
595 綁架啊
苦口婆心勸大少爺來,他不來,北風呼嘯,他卻來了。張建中猜想他來幹什麼?追債是不可能的,他幾乎比張建中還清楚,邊陲鎮窮得叮噹響。走貨也不可能,老關係了,一個電話,一個傳真事情就搞定了。
難道他到邊陲鎮考察要投資搞開發?
還真被張建中猜中了。大少爺認為,邊陲鎮在香港的供貨商斷了線,一時續上來,便想在香港辦分公司,專門經營走私貨源,賺取更大化的利潤。那時候,主動權完全掌握在他手裡,想走什麼貨就走什麼貨,想走多大批次就走多大批次,張建中充其量只是搞運輸幹體力活的。
條件成熟,他還要建立船隊,甚至侵蝕張建中的陸路運輸,只要有錢,什麼搞不定?開始,兵們幫張建中多少還講講交情,現在,應該只是為了錢了?
這樣,整個運作就是趙氏家族的了。
想要達到這個戰略目標,第一步便是在邊陲鎮建立根據地。
張建中不是說旅遊是朝陽行業嗎?不是勸他去投資搞度假村嗎?大少爺就順他的意去邊陲鎮佔據一塊海岸線。
“真是盼星星,盼月亮,把大少爺盼來了。”
張建中在鎮府大院迎接大少爺,寒潮又來了,穿著大衣。來了兩輛車,七八個人,三小姐在前面車帶路,穿戴得嚴嚴實實,還圍了一條圍巾,把大半個臉都遮住了,反而把一雙眼睛襯托得更大。張建中禮節性地向她伸出手,她卻連手套也不戴。
張建中也乾脆,直接把手收回來,邁著大步奔向另一輛車,把她氣得大口喘氣,圍巾裡冒出一團團白霧。
先從後面車下去的竟是鍾真濤。
“張書記,原來你是這一方諸侯。”
“小地方,小地方。你是省城的欽差大臣啊!”
“陪大少爺過來,私人活動,不帶工作性質。”
“進度不怎麼樣吧?”
鍾真濤愣了一下,問:“什麼進度。”
“和三小姐的進度。”
鍾真濤“哈哈”一笑,說:“發展中,發展中。”
大少爺推門下來,張建中便移了過去,半開玩笑地說:“真不好意思,大北風歡迎你。”
大少爺笑著說:“人算不如天算!”
張建中把身後的周鎮和兩位副書記逐一介紹他們認識,於是便是繁雜的遞名片過程。衣服穿得多,大少爺摸了幾個口袋才把名片摸出來。
一行人前往黨委會議室。
會議室雖然密不透風,還是寒意不減,椅子也冰冷。
鍾真濤說:“廣東與北方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