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局認為想搞清真相只有從吳澄這兒開啟突破口,至少涉及到吳澄的線索沒全斷。”
“哪方面的線索?”
“首先是畫,吳澄一死,他的那些畫就成了最後之作,價值水漲船高。也就是說誰能透過他的畫收益,那麼誰就具有作案嫌疑。”
“水漲船高?”許慶國將信將疑。
“韓局昨天下午和常彩燕拜訪過幾位行家,其中一位就是開畫廊的,畫廊老闆娘說吳澄在國內油畫界本來就小有名氣,他的作品以前之所以賣不上高價,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他來深正發展前可以算一個很純粹的畫家,沒搞過畫展,沒有作品進入過藝術品市場,沒包裝,沒炒作。”
“二是跟投資收藏的大環境有一定關係,東西方文化差異決定了在國內市場中國畫比油畫好賣。他現在死了,這可以說是最好的炒作,在投資收藏藝術品的人看來,他的作品極具收藏乃至投資價值。”
真要是為牟取暴利而殺害一個畫家,那這個兇手也太可怕了!
許慶國難以置信,下意識問:“水漲船高,能漲多高?”
“韓局和常彩燕昨天下午拜訪的那位畫廊女老闆說,如果吳澄的作品存量不大,流入藝術品市場的畫作不多,那麼把隆華分局送去鑑定的兩幅畫和遺留在呂璐遇害現場的那幅《日落》放她那兒寄售,應該能賣出50萬一幅的高價。要是捨得花錢炒作,願意冒一點風險,先預熱一下,再拿去拍賣,一幅拍出三五百萬都有可能。”
“這麼多,太誇張了吧?”
“不誇張,韓局託香港的朋友諮詢過一家很有名的拍賣行,拍賣行經理的估計比我們深正的那位畫廊女老闆更高。”
三四百元一幅的畫,竟然因為畫家死了能賣出三五百萬的高價
“盯著藝術品市場,看有沒有人出手套現!”
“嗯,我們已經安排民警負責這項工作。”
“除此之外還有什麼線索?”
“韓局親自詢問過黃家慧,發現黃家慧雖然看上去很配合,但從表情、反應上看她很可疑,似乎有所隱瞞。審也審不出什麼,所以打算放長線,看看她接下來會有什麼動作。”
第八百四十五章 偃旗息鼓
深正火車站候車廳,姜蘭摟著孩子哭得跟淚人似的,若非吳澄的哥哥嫂子和妹妹都在,前來送行的韓博、常彩燕和陳雨琳真不放心這對孤兒寡母上火車。
吳鑫抱著用黑布裹著的骨灰盒,用一口東山話哽咽地說:“韓局長,常警官,我沒上過幾天學,沒見過世面,不會說話,不懂法律和那些大道理,就知道我弟不能死得不明不白。”
“韓局長,我家就數我哥酒量好,您不信去我們老家打聽,個個知道。喝一瓶52度的都沒問題,38度的真是漱漱口,不可能是意外,更不可能自殺。”
……
不知不覺,一星期過去了,偵破工作依然沒取得進展。
他們天天呆在消費如此之高的特區不是事,天天往公安局跑一樣解決不了問題。
市局法醫鑑定中心出具“死者、疑似死者妻子姜蘭提供給疑似死者兒子吳海兵必須的遺傳標記,吳海兵是死者和姜蘭親生子女的可能性大於99。99%”的司法鑑定,以及隆華分局刑警大隊給他們開具的《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出具“肺組織內檢出少量矽藻死前有溺水”的鑑定意見之後,韓博就讓常彩燕做姜蘭思想工作,動員她簽字同意吳澄遺體火化。
剛開始她堅決不簽字,想要一個說法。
“肺組織內檢出少量矽藻死前有溺水”,在沒有其它線索尤其證據的情況下,公安機關只能認定死者為溺亡。
屍體不火化會很麻煩,韓博便請畫廊老闆陳雨琳幫著勸。
陳雨琳很同情她的遭遇,想幫她把吳澄的三幅畫賣出一個高價,甚至承諾萬一拍不出去或拍出的價不理想,畫廊會以每幅15萬元人民幣買下。
死的已經死了,活著的還要接著往下過。
對她們這對孤兒寡母而言,陳雨琳絕對是“財神爺”,“財神爺”的話自然比公安有分量,吳澄的遺體就這麼於昨天下午在隆華區的一個殯儀館火化了。
隆華分局領導終於松下口氣,如果她堅決不同意,屍體能在殯儀館儲存幾年,她顯然不會承擔這筆費用,但分局一樣沒這方面的經費。
況且這具屍體已經把分局搞得焦頭爛額,發現時屍體經過河水長時間浸泡,全身腫脹肥大,因為體內細菌繁殖產生出大量黃綠色**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