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2部分

是知道當時是有多麼的危險。

雖然車子當時陷入雪中,沒有參照物。但是記者憑著感覺,便判斷這個或許已經乾涸的小河,怕是快有兩米之深!

之所以感覺溝壑如此之深,是因為方才墜入雪中的感覺,就像是在u型滑板場上玩兒了一回,先是極速的向下,接著又是令人頭暈目眩的飛躍。

這簡直可以用瘋狂來形容!

在來之前,他還始終認為在這樣的極限環境下,目前的陸地巡洋艦不是最好的救援運輸工具。如果按照專業救援來說,更應該用雪地摩托,或者是加裝了履帶輪的越野車才算是專業。

之前,他甚至對這些看著粗狂笨重的陸巡,抱的最大希望就是能將人員各物資儘量送到離災區深處更近一些的地方。

剩下的,靠著人一點點的背過去、

但是在經歷了剛才集更新動魄的一幕,看著眼前仰躺在地上,大口大口喘息著的災民……這景象,完全顛覆了他內心的想法!

在災害危急,專業救援物資因為道路受阻輸送不利的情況下。這樣的汽車,這樣的車隊出現在災區,簡直就沒有辦法時最好的辦法!

而對於災區之中的受困群眾,更是不幸之中的萬幸!

想到這裡,記者將鏡頭拉近,把畫面給了正在奮力拍打著災民臉上雪粒子的柳青。之後,便回身給了沾滿冰雪,引擎蓋上還蒸騰著熱氣的陸地巡洋艦一個特寫鏡頭。

好素材!

當真是好素材!

第650章:雪海爭鋒!

相比於柳青所在的西烏圖,位於小青山下的摩蘇克的形勢則顯得更加嚴峻。

獨特的山區環境,讓整個救援行動進行的極其困難。

要說柳青等人遇到的危險狀況僅僅是隱藏在雪層之下的溝渠河道,那麼在這裡,每一公里的前進都給救援隊帶來極大的困難。

而因為青山之下水草肥美,周圍的牧場是多不勝數。而也是因為大風遭遇小青山,吹到此處形成紊亂的氣流,這裡的“風吹雪”現象更為嚴重。

風吹雪,指的就是由氣流挾帶起分散的雪粒,在地面高速移動。而由於雪有一定的黏度,不同相流下的雪層層層堆積,將整個地形地貌改變的自然現象。

“風吹雪”對自然形成的積雪有重新分配的作用,因這種現象而形成的積雪,深度要比自然積雪厚達三到十倍!

也就是說,在這片平均降雪量四十厘米的區域,救援隊很可能遇到深達四米的雪層!

而且雪粒被風裹挾,吹經平坦開闊地面時,便隨風執行並形成各種形態,從而形成由雪組成的大霧。

若經過起伏變化大的地面,不僅摩擦阻力增大,同時形成因地形區域性變化,產生的渦旋阻力,使風速急劇減小,導致雪粒的大量堆積。

堆積形態多種多樣,比如雪簷、雪堤、雪丘、雪舌、波浪式雪堆等等形態。

而這,正是對救援隊影響最大的情況。

因為大風和風吹雪的存在,之前緊急疏通的道路再次部分受阻。

而且救援隊即使在大雪已經停了的情況下,還要克服雪霧造成的視線障礙。更為要命的是,即使不考慮雪霧的原因,在能見度較好的時候,明明你看見前面是一個大雪堆,但其實下面很可能是一個大坑!

這種假象,簡直讓救援隊吃盡了苦頭。

萬般無奈之下,帶領救援隊進入摩蘇克的武警戰士,在附近的城鎮之中找了三個對當地地形地貌相當熟悉的嚮導,由這三位識途老馬帶領,艱難的向災區挺近。

因為這邊受災被困的群眾較多,所以救援隊也對陸巡做了一些改裝;

比如將臨時借到廣場舞用的那種音響固定到了車頂,將電源連在了電瓶上面,向周圍發出救援訊號。

而為了方便識別,正信救援隊還在車頂,車門兩側用紅色電工膠帶diy了幾個大大的“紅十字”標示。表明自己的存在,方便讓受困群眾和負責空中引到的直升機看見。

還好,為了讓救援隊的行動順暢。總指揮部讓負責空中救援的快反直升機編隊,負責引到。

這才讓眾人的效率稍稍提高。

但就算是這樣,這邊的救援行動,卻仍然進行的無比艱難。潘強領銜負責的摩蘇克地區,救援的任務量相比於西烏圖那邊,實在是大了不止一籌。

不同於西烏圖一般的牧民都建造了磚房,這邊的牧民一般都有夏季冬季兩個草場,為了方便流動,牧民們大部分都是住的氈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