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機十八架,方位xxx,高度xxxx,型號……。”
“敵機二十七架,方位xxx,高度xxxx……。”
電話接線員報出一串串數字,沙盤前的女兵就在沙盤上放上幾架飛機模型,總指揮王叔銘根據這些數字下令。
“欖橋機場四大隊,曹娥機場九大隊,揚州機場二大隊,廣德機場六大隊…。起
派來美國武官和德國顧問都是空軍軍官,他們完全沒想到中國人在這裡建立了一個第一流的空軍指揮系統,日本飛機只要一升空,路線高度方向就被中國完全掌握,這樣的仗不敗就沒天理了。
果然沒多久,就傳來中國飛行員的報告,擊落日機十六架,我方損失兩架,傷四架。
“部長先生,今天我參觀了中國的空軍指揮部,現場觀看了一場精彩絕倫的空戰,七十六架日本飛機與七十二架中國飛機之間的戰鬥,中國空軍再次獲勝,結果是驚人的三十一比八,我終於明白了中國空軍獲得如此輝煌戰績的原因。P40雖然是一款優秀的飛機,但中國飛行員認為他還有很多不足,中國取得勝利的原因是他們擁有一樣神秘的武器——雷達。這真是個神秘的國家,如此貧窮,軍備如此落後,卻又有如此神秘的武器。在我看來,雷達是一種預警武器,中國人在華東地區部署了十幾個雷達站,監控了整個戰區的天空,臺灣的日本飛機只要升空,其方位高度路線就清楚的顯示在雷達上,中國人可以任意選擇空域對其進行伏擊,日本空軍敗得理所當然。部長先生,我建議儘快為美國空軍購買或研製這種武器,和我一起觀戰的還有在中國的德國顧問團成員,從他的表情看,他早就知道雷達,他對中國的指揮系統更感興趣,所以我認為德國人已經擁有了這種武器,這對合眾國是非常危險的。……。”回到大使館,美國空軍武官就立刻向華盛頓發出報告。
德國顧問給戈林的報告卻著重強調了雷達在實戰中運用,指出中國人已經建立了一種行之有效的空戰指揮體系,這個體系發揮了雷達的作用,斷言在這個體系下,上海地區的天空將被中國所統治。
美國人的行動很快,三天後,美國大使正式代表軍方向中國提出購買雷達技術,蔣介石開價,五百架P40和一百架B17,獅子大開口。
第三節 鏖兵淞滬(三)
要是莊繼華在的話絕對不會這些的,上海戰役能否取勝的關鍵不再能否攻克虹口,而在於能否切斷日軍的海上支援,目前日本海軍四十多艘軍艦聚集在上海外圍,艦炮直接支援上海守軍作戰,我軍傷亡主要是日軍軍艦炮火造成。
B17是戰略轟炸機,轟炸呆板的陸地目標還行,對付海上活動目標威力大減,所以現在關鍵的是要俯衝轟炸機和魚雷攻擊機,考慮戰爭的長期性,即便不要魚雷攻擊機,也應該全要俯衝轟炸機,從空中切斷日軍的海上供給線,如此上海戰事才有勝利的可能。
拋下蔣介石與美國人的生意不談,二十一日張治中指揮第九集團軍繼續向上海發動進攻,攻擊重點是八十七地域的匯山碼頭。
在這一段地域日軍配屬了兩個陸戰大隊(作者注,日軍海軍陸戰隊編制較陸軍小,一個陸戰大隊不足六百人),加強四門150mm迫擊炮,速射炮兩門,九二步兵炮兩門。
八十七師師長馮聖法是接替孫元良擔任八十七師師長的,參加過一二八淞滬抗戰,此次再次在上海對日作戰,感到由衷高興。他對日軍的作戰習慣比較瞭解,他知道日軍的炮火支援肯定來自外海軍艦,我軍的炮火準備一旦結束,就必須立刻衝擊,接近日軍,防止日軍艦炮的反擊。因此在佈置進攻時,他安排沈發藻的259旅打頭陣。
“沈團長,動作要快,不要怕傷亡,一二八的時候我們就吃過這樣虧。炮火一停你們就跟在坦克後面衝。”馮聖法反覆叮囑,沈發藻卻默默的盯著桌上的地圖,昏暗的油燈下上海地區的街道歷歷在目。從前沿到匯山碼頭不過四千米,可這四千米卻要用人命來填。
“這樣不行,師長,”沈發藻打斷馮聖法地話:“日軍已經知道我們有重炮,所以明天他們一定會觀察我們的重炮位置,所以炮擊準備時間不能太長,必須縮短炮火準備時間。主要的還是依靠我們自己的火力。我打算這樣,把這一帶的樓房內壁打通,等炮火準備時,再炸開最後兩道牆壁,然後殺出去,讓坦克跟在我們後面衝。”
“可這裡距離日軍前沿不過一條馬路,我們的炮火會把你們轟成肉末。”馮聖法看清他手指畫出的一條線後,忍不住叫道。
“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