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見文物小組一位長者拿出盒子裡的東西,一枚戒子般的玉器展現在人們眼前。
忽然有人驚呼道。
“這不是良渚遺址的玉琮嘛!”
“不對,我見過良渚出土的玉琮,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放屁,這明明就是良渚的玉琮,這種樣式,除了良渚還有哪能出土。”
場下都各抒己見,討論著玉琮的來歷。
李成林也探頭好奇的問著董光北:“光北,你這真不會是從良渚淘弄來的玉琮吧?”
董光北還沒發話,古會長笑著道:“新石器時期的玉器,又不是說只有江南省有,難道你忘記了我徽州省也有嗎?”
因為術業有專攻,李成林並不是玉器行業的專家,但對於古玩界的歷史和事件他是瞭如指掌,畢竟文史不分家,文物跟歷史都是綁在一起的。
“不會是潛山遺址出土的吧?”李成林驚訝道。
董光北抿了口茶,笑著點了點頭道。
一旁的沈洛也聽得一清二楚,又多打量了幾眼上面的玉琮。
玉琮這東西曆史悠久,在古代一直都是祭祀神靈的一種禮器,外形都是內圓外方,這是華夏先祖們形態上表達出的天地形象。
這一理念也一直符合古代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念,古人也認為玉有靈性,能夠溝通天地,最開始的時候宗教意義比較大。
但在後期的發展中,形成了皇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儒家的推動更是讓玉的位置在華夏文化中達到巔峰。
孔子的論玉十德,讓玉成為了人們道德規範的標準,玉有五德—仁、義、禮、智、信,更是成為了儒家思想理念。
所以自古以來各朝各代都對玉器格外的追捧,周以前玉的神秘色彩非常嚴重,只是周朝以後才開始世俗化,也是用玉的精神來達到教化之功。
而這種祭祀玉器,更是被人後人追捧為神器,俗話說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人們對古玉的追求除了藝術方面,更是一種玄學方面的痴迷。
這也就導致古玉的價格自古都是居高不下,而最有名的就是良渚文化出產的玉器。
後世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在澳門以上億元成交的良渚玉琮王,還有江南省博物館藏有的國寶級玉琮王。
這些都是古玉珍貴之處的最好證明。
但其實最早出世的玉琮並不是良渚遺址,而是位於徽州省的潛山地區所出土,只不過因為在工藝和材質方面比不上良渚玉琮,一直少有人知罷了。
可雖然遜色於良渚玉,但也不能說明他就不珍貴,只能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經過文物小組的半個小時的鑑定和評估,也終於得出了結果。
臺下的人拭目以待的等著裁判員公佈結果。
“珠城民間收藏協會的物件為潛山遺址的新石器時期玉琮,雖然體型較小,製造粗糙,但因為潛山遺址的玉琮在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更因為出土較少,所以極其少有,經過小組評估,價值約為二十五萬元”
“而青花瓷苑的清乾隆琺琅彩器,以經過多次鑑定,其價值約為二十五萬元。”
“結果為平局。”
結果一出後,場面頓時混亂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