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1部分

人貝爾?契斯基等和其他的洋人,至今僅有十尊存世,分別被英、法、美、加拿大等過的博物館和一個叫做松方幸次郎的日本人收藏。

遼代是三彩發展的頂峰時期,且遼人不只對人體著意刻劃、求其精髓,在造像的細節處理上也殫竭智巧,遼代的三彩造像可堪稱三彩中的頂級作品。

而沉船所載的二十多尊佛教造像中,雖然沒有羅漢造型,也不是遼代時候的巔峰之作;但卻是三彩陶器另一巔峰時期的精品,在釋迦摩尼佛、燃燈佛、藥師佛等十多尊佛像,和八尊四大菩薩像之外,還有一組在國內極少見到的八部眾造像,算是國產佛教造像中的絕無僅有的三彩陶器造型了。

也許是因為長期以來的中央集權制,和皇帝的家天下概念灌輸下,“官本位”這個模式在中國人思想中佔到了絕對主導因素,中國的大多數佛教信徒都願意尊拜佛祖和菩薩、羅漢,對於其他的佛教人物多少有且欠尊敬,所以八部眾或者金剛等**力者在國內並沒有什麼市場。

而這些造像是因為要賜給印度國王或者某些寺院的,所以才會特別燒製出八部眾這樣的小眾產品來,恰恰也是因為這樣,在一千多年後的二十一世紀,給中國的佛教造像收藏品增添了一抹新鮮的顏色。

這一批三彩陶器中還有另外一個亮點,一百多件印度人物造型的陶俑,同樣也是在以往的三彩陶器中不曾見過的型別。

這些陶俑有衣著華麗,腦袋上纏著一大卷裹腳布的貴族造型,有身裹沙梨,以絲巾蒙面的侍女造型;還有騎著高頭大馬,一手持彎刀,一手藏虎爪的騎兵俑;無一不是造型精美,栩栩如生的藝術精品。

眾所周知的唐三彩陶俑造型中,有胡人造型也有漢人造型,文官、武官、侍女等等也算是種類繁多了,但是卻從沒聽說過有印度人造型的,可見我們的老祖宗對於各種不同文化的接受和包容程度。

打撈上來的瓷器中最有價值的,則是一批高宗皇帝御賜的秘色瓷,器形完整的四百多件瓶、罐、壺、碗瓷器,全部都有“高宗顯慶二年御賜”的刻款。

在此之前,關於秘色瓷的始燒年代一直有五代和晚唐兩種說法。這批秘色瓷的出水,有著很重大的意義,為秘色瓷的最初燒製年代提供了堅實的佐證。

五代說的根據來源於《十國春秋》、《吳越備史》、《宋史》、《宋兩朝供奉錄》等文獻中“五代的錢氏朝廷向後唐、後晉和遼、宋王朝進貢的越貢瓷”的記載;而晚唐說的主要依據則是晚唐詩人陸龜蒙和徐夤(yin)在詩詞中提及了“秘色”一次,和法華寺地宮中出土的秘色瓷實物。

持這兩種說法的人長期以來都在為各自的理論而爭執不休,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晚唐一派堅持自己的實物論,五代派則是攻擊晚唐派的實物有差別,不能當作依據。

而這次唐韻打撈出來的初唐秘色瓷,不但器型繁多,而且釉色也存在明顯的多樣變化,還有最要命的刻款,以及蓋著皇帝戳子的金牒作為證據。足以打破兩派之間的爭論,從而一概秘色瓷的人始燒年代,將這一時間提前了至少兩百年。

======

唉,真是無語啊,啥也不說了,咱就是這麼個爛成績,死喊痛哭的才求來四票,弄的都不好意思開口要票了。月票有沒有無所謂,推薦票多一些也好啊,可就是這麼不見起色。

就這麼著吧,也許是寫的的確太爛了,得不到票也很正常,實話實說,俺這次真的死心了。

票,不求也罷,堅持到把這個命題完本,算是給一直支援俺的同學們一個承諾吧。

浪拍雲在此謝過諸位了

======

第三九八章海上絲綢之路(七)

第三九八章海上絲綢之路(七)

中國人長期以來就對玉有一種偏愛,也形成了延續數千年的玉文化,盛唐時期的中國社會穩定、政治清明、經濟富庶,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文化和藝術在社會現象的強大推動力下高速發展。

作為這樣一個泱泱大國,派出使節去搞外交,禮物之中怎麼能缺少了最能代表華夏之君子美的的玉器呢。

接著打撈出來的玉器類文物,也是十足的有看頭,因為是用作外交禮物的用途,除一些裝飾品和大的器型外,多數都是成雙成對合著是成套的,這樣的文物要比以往單個體的出現在價值上高出很多。

其中比較有獨特代表性的,是一套仿照犀角杯的造型,以高浮雕手法雕刻梅蘭竹菊四君子紋飾各樣四隻,共十六隻的和田羊脂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