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強解釋說:“她被嚇壞了,精神受到刺激,一直哭著。我擔心她害怕,就請她住在我家裡。” 羅潔英也沒多想,就說:“你這樣做得很對。不然她一個人在宿舍,萬一半夜裡害怕起來,那就麻煩了……現在她精神正常了嗎?” 何強說:“應該沒問題了,今天她正常上班,還給我們上了十幾分鐘的班會課。” 羅潔英鬆了一口氣,說:“這樣就好。” 就在農村裊裊炊煙沒有散盡之時,何強和羅潔英回到了河東。羅潔英讓何強直接送她到二招,她客氣地喊何強跟她一起吃晚飯時,何強立即拒絕了,說:“這賓館人來人往的,我還是回家吃。” 羅潔英也不勉強,跟何強笑了一下,就同意了。 何強回到家後,宋妍給他打來電話,問他有沒有到河東。他說剛到家,有什麼事嗎?宋妍笑道,沒什麼事,就是有點不放心你一個人開車。到家就好,下週見。 何強感到心裡一陣溫暖。跟宋妍通好電話後,何強下了一碗麵條,算是把晚飯對付過去了。上床之後,何強跟鍾紫琪通了電話,兩人隨便聊了一些事情,便結束通話電話。 一週之後,宣傳部聯絡到了一批插隊塘北鄉的燕京知青。他們聽說河東縣要搞燕京知青紀念館,都很興奮,自願組織了十幾個人,從燕京趕到河東,何強參與了接待工作。 之後,這批人到了塘北鄉李家村知青點參觀,看到當年住的稻草泥土房,好多人都流出了眼淚。當何強問到他們是否認識他媽媽何玉秀時,他們都還記得他媽媽扎著兩根麻花辮的可愛樣子,說當年他媽媽可是十里八鄉的大美女,男知青的夢中情人,很多男知青都會主動搭訕。他媽媽性格溫和,對每個人都客客氣氣的,至於看上哪個知青,跟哪個知青戀愛,他們卻不太清楚。因為有好幾個姓羅的知青,他們想不起來哪個姓羅的知青跟他媽媽有過密切交往。 雖然沒有從中得到有關父親的訊息,但是這些人還是給何強帶來了有益的訊息。譬如,他們說到羅躍進時,都誇他當年是一個活潑開朗、正直勤勞、謙虛好學的好小夥子,只是當他考上大學後,便與他們失去了聯絡,之後的發展並不十分清楚。何強知道,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是羅躍進上大學後將名字改成了羅向東,這樣一來,除了跟羅向東關係特別緊密的人,當年在一起的知青絕大多數並不知情。 這批返回河東活動的知青,其中兩位是事業有成的老闆,他們慷慨解囊,各掏出十萬元贊助紀念館建設,雖然這筆錢不算多,但是有了這好的開端,建設紀念館的路自然要好走很多。 從三月份開始,前往雞公山景區的遊客日益增多。由於旅遊安全設施還未完善,這給遊客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隱患。旅遊局為此張貼了公告,提醒大家目前不要上山,如果實在要去,一定要按照指定路線行走,還要結伴而行,注意安全。 轉眼間就到了四月底,由於非典的緣故,今年的五一取消了長假,景區遊客量有限,這也給旅遊局的工作減輕了壓力。儘管如此,何強還是安排旅遊局人員節假日上山值班,聘請了醫護人員和搶險隊員坐鎮山腳,一旦真的有遊客出事,可以在第一時間得到有效救治。何強的這一舉措後來證明是非常正確的,因為就在五一當天,就有幾名遊客不聽工作人員勸阻,冒險進入危險區域後被摔成重傷,若非得到及時救治,甚至會有生命危險。此事得到了羅潔英的高度肯定,並建議旅遊局增招人手,節假日值班要形成制度,全力保障遊客安全。 藉此契機,何強將旅遊局裡的5名合同工全部進入事業編制,提前兌現了當初剛上任局長時的承諾。此外,因為旅遊局工作量激增,原有人手嚴重不足,又陸續擴招了十多名合同工,充實雞公山景區和燕京知青紀念館建設一線管理隊伍。 與此同時,何強也沒有將原旅遊開發科科長秦南一棍子打死,畢竟秦南當時的出發點也是為了局裡的招商工作。被撤職後的秦南,後來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不僅不再抱怨,反而工作積極主動,這一切都被何強看在眼裡。鑑於秦南悔改態度端正,以及工作能力出色,何強提拔秦南為辦公室正股級副主任,讓他專門負責燕京知青紀念館建設,旅遊開發科仍然由副科長曾士道繼續主持工作。 隨著旅遊局的工作步入正軌,何強按照羅潔英期待的那樣,逐漸將自己的工作重點放到了縣委辦這邊,旅遊局那邊的工作則主要由李玉樓和韓冰負責。李玉樓主抓專案建設,韓冰因為有了身孕,則留在局裡值班,負責日常管理。 五月下旬的一天,何強陪著羅潔英到燕京拜會央企燕能集團老總。因為羅潔英聽說燕能集團正在全國挑選風力發電基地,而河東縣因受雞公山區地形的影響,常年風力較大,比較適合風力發電專案,因此羅潔英就主動上門,毛遂自薦,希望燕能集團能夠選中河東縣。一旦這項投資幾十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