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7部分

策層;但兵部尚書段文振對他成見甚深;極力反對他進入決策層。納言蘇威也不喜歡他;曾在公開場合下表達對他的不滿;甚至一度懷疑他對皇帝的忠誠。現在段文振死了;對那個人已經構不成威脅;但蘇威還在;位高權重;如果蘇威懷疑或者確信那個人通敵賣國;並且掌握了確切證據;那他就死定了;而他背後的政治勢力也肯定要隨之灰飛煙滅;所以蘇威對那個人的威脅太大了。

不過李密相信;以那個人的手段;即便在東征戰場上做出了通敵賣國之事;也必定做得隱秘;再加上高句麗人的傾力配合和掩護;蘇威應該沒有可能抓住他的把柄;目前應該還是處於懷疑狀態。另外從關隴貴族集團的利益出發;為了能以最小代價把齊王楊喃推上儲君之位;他們也希望東征失敗;希望皇帝和中樞因為東征失敗而陷入政治危機;最終不得不向他們妥協和讓步;所以蘇威即便懷疑那個人通敵賣國;但在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的情況下;肯定不會向那個人發難;相反;他極有可能利用自己的懷疑;向那個人及其背後勢力施壓;讓那個人及其背後勢力惶恐不安;迫使他們不敢大張旗鼓地阻止或破壞齊王爭奪儲君之位。

李風雲的作用可能就在如此;蘇威透過他來實現這一目的;但李風雲顯然沒有做棋子的“覺悟”;野心太大;試圖攪渾河南局勢;在通濟渠戰場上“漁人得利”;壯大自己。

這裡就牽涉到一個重要問題;一個反賊和中樞宰執怎會扯上關係?李風雲和蘇威之間是否確實有聯絡?

李密的那個充滿了豐富想象力的複雜推演隨即發揮了作用;大業三年的榆林事件和高潁之死成為了連結所有線索的關鍵點;而要證明這一推演的正確性;就必須動用楊玄感的力量重新調查李風雲;調查的方向則從宇文述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