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7部分

理念與高潁的改革思路產生了衝突;先帝的改革步伐越來越快;而高潁則逐漸成為保守力量的代言人。

高潁的聲望太高;權勢太大;政治力量太強悍;一旦太子楊勇登基;以高潁為首的保守勢力必將控制朝政;山東貴族集團必將東山再起;而先帝的執政理念必定難以繼承;改革必定要偏離既定軌道;於是先帝和文獻皇后;還有支援他們的關隴籍政治集團;開始以皇統之爭為戰場;向以高潁為首的保守勢力展開了凌厲攻勢。高潁倒了;太子楊勇也就倒了。

聖主登基後;改革加速;隨之而來的則是整個貴族官僚集團利益受損。聖主觸犯了整個統治階層的利益;反對者當然越來越多;而聖主登基之初爆發的漢王楊諒之亂;迫使聖主在危急時刻不得不向眾多政治勢力做出妥協;其中就包括重新起用高潁;於是朝堂上的保守力量大增;改革的阻力越來越大;聖主不得不痛下殺手。

大業三年的榆林政治風暴;實質上就是改革派和保守派的巔峰對決;雖然也牽扯到了山東人和關隴人之間的矛盾;但這些矛盾不是導致風暴的主要原因;真正的核心因素是最高統治者對權力和財富的再分配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這關係到中土的命運;國祚的存亡;必須爭個勝負;做個了斷;不死不休。

高潁死了;子孫流配;後代禁錮於仕途。隨著他的死去;中土最大的保守勢力灰飛煙滅;改革最大的阻礙土崩瓦解;聖主在政治上終於迎來了自己的時代。

高潁是皇帝和宇文述的最大政敵;高潁是被皇帝下旨殺死的;高潁是山東人;高潁家族是高等貴族;高潁曾主宰朝政二十年;高潁死於大業三年的榆林;高潁的子孫後代流配邊疆;所有這些都符合李密對李風雲神秘身份的推演。如果推演是正確的;那麼李風雲極有可能是高潁的後代;當然;也有可能是高潁親信部屬或者是家族家將的後代。

至於與高潁一起死去的宇文弼和賀若弼均是鮮卑人;屬於虜姓貴族集團;假如李風雲是他們的後代;那麼即便造反;也不會得到山東貴族的支援。在當今這個年代;沒有貴族支援的反賊;根本就不可能生存下去;更不要說形成規模為政治勢力所利用了。

李風雲靜坐一旁;耐心等待李密的思考結果。

現在聯盟的力量太弱了;必須最大程度地利用這次機會擄掠通濟渠;而李密及其背後的龐大勢力正好可以給聯盟以保護;所以必須想盡辦法把與齊王楊喃的決戰拖延到七月甚至更遲一些。但李密背後的楊玄感顯然對東征還是抱著樂觀態度;為了在未來的政局中掌握主動;他必須儘快摧毀齊王楊喃;為此他要確保對通濟渠戰場的控制;確保對李風雲和義軍聯盟的控制;絕不容忍李風雲和聯盟破壞他的全盤謀劃。

在楊玄感的謀劃中;李密是關鍵;楊玄感透過李密來遙控指揮通濟渠戰場;所以若想影響楊玄感的決策;就必須先說服李密;但李密太聰明瞭;智慧太高;李風雲若想實現自己的目標;吃飽喝足;然後從虎狼的夾攻中脫身而走;難度太大。

李密終於抬頭;目光中透出一股難以抑制的興奮;“你與渤海公(高潁)有甚關係?”

李風雲驚訝了;他沒有想到李密思考良久;竟然還在假設的誤區裡轉悠;根本就沒有真正聽懂自己所說的話。自己故意做出支援齊王楊喃的表態;是想誤導李密對局勢的判斷;讓他不再急於逼迫自己與齊王決戰;同時還繼續維持雙方的合作;以便讓聯盟牟利;結果李密的確是被自己誤導了;但誤導的方向卻錯了。

李密智慧實在是太高了;竟然把自己和高潁扯到了一起;但事關東征核心機密;就連禮部尚書楊玄感都不知道的機密;自己一個距離中樞萬里之遙的賊帥卻一清二楚;這不能不讓李密窮盡智慧推演原委。

他怎麼會把自己與高潁扯上關係?

李風雲驀然想到什麼;神色微變;眼裡更是露出驚詫之色;難道那個人……竟然與高潁有關係?以李密的智慧;以他對中土豪門世家的瞭解;以他對東征高層政治機密的熟悉;他的推演結果應該有一定的依據;而不是純粹的胡說八道。

李風雲霎那間的失態;落在李密的眼裡卻是事實篤定;他猜對了。如果李風雲與高潁關係密切;當然矢志要為高潁報仇;而報仇的最高目標理所當然是摧毀楊氏國祚。楊氏國祚能夠建立;楊氏大隋能夠統一中土;高潁功不可沒;但兔死狗烹;高潁的結局就如歷史上許許多多的功臣一樣;被君王像狗一般的殺了;此仇焉能不報?

高潁與蘇威是至交好友;是志同道合的政治盟友;如今高潁不在了;蘇威是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