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會讓讀者品味到其中的深意。
這就是知名作者與普通作者的區別。
不過,現在斜陽出版社也都這樣了,哪能挑三揀四,還是繼續審稿吧。
“跟他是在網上認識的,怎麼開始的,我也記不太清楚了,好像是因為我的一個網路日誌吧……”
一邊看,“令斜陽”一邊在心裡給出審稿意見。
文筆一般,太過於口語化。
雖然“令斜陽”對於這種口語化的文筆並不反感,但心裡對於這一部作品已經不是特別期待了。
以他的經驗,雖然不能說口語化的文筆不能寫出一個好故事。但是,大凡知名作者的文筆,都有自己的特色,很少像普通人說話一樣的運用口語寫作。
這只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這篇作品用的是第一人稱。
第一人稱就是以我為視角。
這種視角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比較有代入感。
但是,這種第一人稱的寫作手法在描寫整個環境,對話,人物塑造方面,都有很大的缺陷。特別是介紹對方的心理描寫,基本上,採用第一人稱是不可能達到的。因為,做為第一人稱的我,我是不可能知道對方的心理是什麼感受。如果你硬要寫出來,那就會很違和。
也因此,基本上,大凡知名作者沒有一個作家會用第一人稱。
不過,第一個問題與第二個問題都不是致命的問題。
真正致命的問題是,“令斜陽”發現這部作品的背景是在燕京。
燕京。
我靠,這不是內地嘛。
在香江出版一部發生在燕京的小說,雖然這看起來並不是不可行。可問題是,主角以第一人稱寫作,這是不是告訴讀者,其實不管是主角,還是作者,他都是內地人。
致命的原因,也正是在這裡。
香江與燕京雖然屬於華國,但香江此前與內地分開了幾十年。
香江與內地有不同的語言。
香江與內地有不同的文化。
香江與內地有不同的風俗習慣。
甚至可以說,香江與內地幾乎是兩種人。
差一些,“令斜陽”就要對這部作品點叉。
雖然他對於這種地域性的偏見很反感,甚至,他還專門攻擊過那些歧視內地的香江人。只是,大環境如此,他也沒辦法。而且,他還是做出版生意的。他不可能因為自己的堅持,就此挑戰讀者的喜好。他只能順應市場,讀者們喜歡什麼,他們就推出什麼樣的作品。
最終還是本著做為編輯的職業修養,“令斜陽”打算看完1萬字再說。
光是看幾百字就pass一部作品,實在是有一些說不過去。
繼續看下去。
“如果我有一千萬,我就能買一棟房子。
我有一千萬嗎?沒有。
所以我仍然沒有房子。
如果我有翅膀,我就能飛。
我有翅膀嗎?沒有。
所以我也沒辦法飛。
如果把整個太平洋的水倒出,也澆不熄我對你愛情的火。
整個太平洋的水全部倒得出嗎?不行。
所以我並不愛你。”
看到這裡,“令斜陽”小小的叫了一聲。這種寫法,似乎看上去也挺有意思的。
……
凡迷部落。
凡迷部落是凡塵書友自發組成的一個書友群。
雖然做為作者的凡塵從來沒有出現過,但低調的凡塵仍然贏得了很多讀者的觀注。
此時,群裡面一如以往的熱鬧。
“各位,仁義禮智信,我現在才明白了,那個天下第一白真是牛得一逼,十大名劍系列原來不是寫劍,寫的卻是儒家思想。”
“是呀,我現在也才發現。”
“看了南方新聞報對天下第一白最後一把劍的宣傳,我現在有一些為凡塵先生擔心了。”
“我也有些擔心了。要知道,此前我根本一點也不擔心凡塵先生的。雖然天下第一白也是一個很厲害的作者,但我覺得凡塵先生更厲害。而且,他又這麼低調,即有才又不張揚。就拿十大名劍系列來說吧,哪怕天下第一白寫出了一把又一把絕世神兵,但凡塵先生也是以劍對劍,見招拆招,絲毫不弱下風。簡直像武俠高手,武功深不可測。可是,當南方新聞全新解釋十大名劍系列之後,我才發現,我們似乎遠遠低估了天下第一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