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拍攝的時間正好是黃一凡就職水木教授的那一天,那也是黃教授發表少年中國說的這一天。之前就有水木的學生暴出過好像看到葉大大,但當時沒有太多證據,再加上大家也認為不可能。可是,當葉大大這一次出現在黃教授的課堂之時,此前的照片再度成為了重磅證據。
沒錯。
“葉大大恐怕早就無比的欣賞黃教授了。只是因為個人的原因,一直沒能真正露面。如果別的原因,或許葉大大仍是不會露面。但是,一首《大江東去》哪怕是身為國之領dao人的葉大大也忍不住的激動以學生自稱向黃教授表示無比的致敬。”
還要說什麼嗎?
其實已經不需要再說什麼了?
如果你還是不相信,那麼,當天晚上新聞聯播會告訴你真正的答案。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當天晚上新聞聯播播放了葉大大召開全國文藝工作者會議,會議當中葉大大表示,希望所有文藝工作者能結合當下人文,歷史,創造出更多優秀的豐富的藝術文學作品。而在最後,葉大大親自唸了一首詩詞。
這首詩詞,便是黃教授第四期百家講壇之時所作的大江東去。(未完待續。)
第七百一三章:劃時代的大作
其實這一首詞並不是叫《大江東去》,這是前世著名詩人蘇軾寫的一首關於三國的宋詞,名字叫做《念奴嬌,赤壁懷古》。不過,這個世界的人哪裡知道。他們只知道這一首詞是黃一凡所寫的,而黃一凡又沒有明確的說明這一首詞叫什麼名字,於是大家都稱這一首詞為大江東去。
事實上,他們亦認為,這一首詞如果取名為《大江東去》實在是非常的貼確。
不過,這都只是小事。
在眾人無比議論葉大大聽了黃教授的課之餘,剩下人們討論最為熱烈的還要數《大江東去》這一首詞。
“好久沒有欣賞到這麼給力的詩詞了,大江東去,大氣磅礴,頂一個。”
“頂什麼頂,只頂和水評又有什麼分別?大家還是都來品一品這一首詩吧。我先來一個,第一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開頭第一句便將連綿不盡的大江與名高累世的歷史人物緊密的聯合在了一起,佈置了一個極其龐大的空間與時間背景。他即讓我們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