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能否消化,但沒有人質疑聯想已經成為一個國際化的大公司。&nbsp&nbsp&nbsp&nbsp

軍令如山:服從就是尊重自己

軍令如山:服從就是尊重自己 制定規矩,目的是組織成員要全體一致地遵守。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說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而不能自覺遵守組織規定(紀律)計程車兵,是不可能當上將軍的。所以,服從命令聽指揮,不僅是口頭上,而且是行動上的。8年前,我退役到企業工作。當部屬問我什麼是服從時,我告訴他們:服從就是在執行中不問為什麼,只想怎麼幹。 服從從最基層開始。自從人類以組織的方式實現個人無法達到的目標,管理活動就成為人類社會各種活動中必不可少的因素。而管理的前提,是組織內的個體意識服從於群體意識。 我剛參軍到部隊,班長對我們這些新兵說:新兵怕炮,老兵怕號。意思是,新兵聽到炮響,渾身就哆嗦;而老兵聽到軍號響,就一激靈。 開始我不大明白,但吃了幾年軍人飯、自己也成為一個老兵的時候,明白了箇中道理。軍號就是命令,而命令是需要“令行禁止”地執行的呀!軍人的一天是從接受“號令”開始的: 起床號響起,起床,一直到熄燈號響起,就寢。指揮官發出“稍息、立正”口令,佇列中的人按口令指示操作。 新兵到部隊後,班長上的第一堂課就是:服從。在軍中,服從是無條件、不能講價錢的。 服從中,不要問為什麼,只要集中精力考慮怎樣完成。 命令就是命令!只有服從!只有懂得服從命令計程車兵才有可能當上將軍。 一切行動聽指揮,從尊重領導開始。 我是從解放軍的一個基層作戰連隊的普通士兵一步步走到解放軍高層領導機關的。我看到、接觸到,甚至是直接體驗到:將軍之路是從服從班長開始的。 軍中有句俚語: 要想幹得好,班長得彙報;班長不彙報,連長咋知道? 尊重上級,是組織中成員要學習的第一課。 萬科董事長王石是軍人出身的企業家,被尊稱為“房地產界的登山勇士”。2003年5月,王石作為企業老總第一個登上了喜馬拉雅山頂。據媒體透露,就是在這次登山中,由於登山隊長不讓王石登頂,王石向隊長髮了火。按照行規,在登山隊,前方隊長有絕對權威。王石發火之後非常後悔,當場道歉。為緩和氣氛和彌補自己的過失,第二天早晨,王石悄悄把隊長脫下的臭襪子洗了。 儘管絕大多數“班長”的人生輝煌、職場榮耀,在班長這個位置上戛然而止,但班長是走上將軍之路的第一個上級。人生之路必須跨越的就是班長這個“坎”。如果沒有班長的支援、保護和“彙報”,你再有本事也會被埋沒,不可能完成將軍之路。 在部隊中,我也遇到過許多很有才華的人,他們的軍旅生涯結束得很快。原因是他們埋怨自己遇到了一個能力不如自己的上級,而“咽不下這口氣”,和上級產生了矛盾,最終選擇了離開,以至於許多人年紀輕輕便在回憶中打發日子。 在職場生涯中,那些職場勝利者的成功經驗是:如果上級能力不如自己,最好的辦法是千方百計地使他得到提升,最終離開本部門。 尊重領導、尊重班長的道理,是靠教育使員工懂得的。 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柳傳志曾說:中國的職業經理人應該懂得尊重出資者,尊重老闆。其實,何止是職業經理人,企業的員工也必須學會用平和的心態尊重老闆、尊重財富。 這是成熟企業的員工應該具有的成熟心態。&nbsp&nbsp&nbsp&nbsp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一切行動聽指揮:有效執行(1)

一切行動聽指揮:有效執行 一隻表可以報時,兩隻表在一起怎樣確定時間呢? 在我服役的解放軍“紅一師”流傳著這樣一個紅軍長征時的故事: 1935年,中央紅軍長征到了四川大渡河。在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的情況下,如何能佔領大渡河上唯一的鐵索橋成為關鍵。 在確定任務和作戰時間後,毛澤東對林彪、彭德懷等眾將領說:我們以聶榮臻同志的表為準,各部隊天亮前必須到達指定位置。現在大家對錶…… 對錶既是解放軍各級組織經常性的一種活動,也是解放軍作戰訓練中必要的一個環節。在一個有效率的組織中,誰的表準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明確以誰的表為準。這是組織能否具有效率的關鍵。 在這個前提下,指定(授權)一隻報時的表成為必然。 解放軍組織的執行系統是非常明白箇中道理的。我們在觀看軍事題材的影視作品時,常看到這樣一個經典鏡頭:無論是大戰之前的總攻擊、總撤退,還是小分隊行動,最高軍事指揮官在行動之前總要說: 我們對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