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真情流入的感覺特別能打動人心。就像以前他們讀背影一樣,只是一讀便已流出了眼淚。雖然這一篇《阿長與山海經》沒有背影那麼打動人,但讀了這一篇散文之後。那一個叫“阿長”的女工,卻是進入了一眾學子的內心。
僅憑這一點,這篇散文便可完暴方星劍了。
眾人一陣欣喜。
看來,水木還是有高手的。
又看了看發貼者的id。
“秋水。”
坑,取了一個網名,沒有寫真名。
不少學子有些鬱悶,只看秋水這兩個字哪知道是哪位講師或者哪位教授寫的文章。
無奈吐槽了一句,一眾學子也沒辦法。
只要是水木的朋友就可以,管他是誰。
就待要關掉這一個貼子,只是,腦海中突然不知道為什麼一下子一道星芒閃過。
秋水?
這個名字好熟悉呀。
眾人再回頭一看。
id上面,寫的正是“秋水”這兩個字。
“我靠,這貨不要告訴我,他就是秋水先生吧。”
不少學子瞪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相信,但又無比的期待。(未完待續。)
第五百五二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求訂閱)
“驚爆訊息,驚爆訊息,秋水先生出山了。”
雖然不知道真假。
但這一篇“阿長與山海經”卻是成功的引起了一眾水木學子的注意。
“不會吧,秋水,啊啊啊,秋水先生寫了什麼,我要看。”
秋水是誰?
在人們心中,秋水這個筆名已經是宗師級的人物。
哪怕不拿他的大學之道,秋水先生以前隨便發的內容,亦是無比的經典。
只是秋水神龍見首不見尾,幾年時間都已沒有冒泡。但大師就是大師,哪怕秋水先生幾年時間沒有冒泡,但是,隨著秋水留下的作品被廣為傳播,秋水的名氣不減反增,吸引著一眾人士。特別是對於那些學中文的學子,幾乎是聽到秋水先生出現的訊息,瞬間就像打了雞血似的。
“我靠,聽到秋水先生就這麼興奮呀,敢情你們都快比得上白玉堂那幫腦殘粉了。”
“切,面對著秋水先生,哪怕當腦殘粉又如何?再加上,在我看來,十個黃一凡也比不上秋水先生呀,這是真正的大師。”
“說得好,我也是秋水先生的腦殘粉。”
一眾支持者無比興奮,在新聞爆料之下,阿長與山海經卻是進入了他們眼前。
只是,一翻看了這一部作品之後,不少支持者卻是有一些疑惑。
“各位,這真是秋水?”
“我也想問,這真是秋水寫的?”
“我也不知道,但看他的id寫得是秋水,加上文章寫得也這麼好,很多人都說是秋水先生?”
“水木證實了嗎?”
“沒有。”
“不會是冒牌的吧。”
“我看不太可能。這篇文章的文筆與秋水先生寫背影時的文筆有些類似,而且發生的年代背景也是在民國時期,想來這是一篇秋水先生的回憶散文。”
“我倒是不認可。”
也有質疑的表示:“這篇阿長與山海經寫的是極好的,但秋水先生的文筆向來犀利。大學之道這種哲學文章就不說了,哪怕就是散文背影,也是了了幾句話就點中我們無數人的淚點。我倒是感覺這篇文章比起秋水先生之前的背影來說,差上不少。”
“也不能這樣說,作品的影響力與作品的型別有關。秋水先生之前寫背影,寫的是父子之情,父子之情當然比之其他的感情更為的深厚。而這篇阿長與山海經寫的只是一位女工,寫的只是他兒童時的年代,寫的只是主角對於保姆的懷念,這裡面的感情肯定比不上背影。評論一部作品的高低,不能用摧人淚點來評價吧。”
關於到底是不是秋水的身份,阿長與山海經一出,卻是讓無數支持者爭論不休。
有認為不是的。
也有認為是的。
兩方各有各的道理,誰也說服不了誰。不過,兩方雖然沒有說服對方,但是,他們卻一至認為這一篇《阿長與山海經》寫得很不錯。哪怕沒有達到《背影》這樣的水平,但實力也非常不俗。
秋水先生的逼格太高了,如果沒有爆出真身,一般人還真不相信。
當然,這對於水木這一方來說,自然是無比興奮的。雖然他們也暫時不